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同年张正臣赴海陵幕

宋代强至

早年登甲选,从事又东藩。
地与淮流绝,城连海气昏。
好山供健笔,暇日乐清樽。
多著太平策,归来奏帝阍。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唐代刘长卿

何事浮溟渤,元戎弃莫邪。渔竿吾道在,鸥鸟世情赊。
玄发他乡换,沧洲此路遐。溯沿随桂楫,醒醉任松华。
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兵锋摇海内,王命隔天涯。
钟漏移长乐,衣冠接永嘉。还当拂氛祲,那复卧云霞。
溪路漫冈转,夕阳归鸟斜。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
挥袂看朱绂,扬帆指白沙。春风独回首,愁思极如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学士兄见一亭 其一

宋代沈与求

自称居士拟香山,只影江湖得暂闲。大隐可能追褦襶,小亭聊欲对孱颜。

持杯有月同歌舞,策杖无人共往还。闻道修篁解新箨,密遮门径不须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茶

宋代刘克庄

青女行霜下晓空,山茶独殿众花丛。
不知户外千林缟,且看盆中一本红。
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
人言此树尤难养,暮溉晨浇自课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次甫因忆子与 其一

明代黎民表

疏雨过高城,流云止双阙。阴晴千里外,何处看明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独游兰阴山五绝句 其五 龙湫

明代胡应麟

波光满沙际,夜景湛林樾。山僧抱瓮来,摇动潭中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何子

明代李梦阳

忆尔辞京日,余歌万里行。经秋无过雁,索处若为情。

去巳穷滇海,归应滞岳城。凤凰池上草,春到为谁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十 晚泊溪云

明代卢龙云

鸥鸟忘机任泊浮,捲纶日暮此维舟。清溪坐对心如水,不定閒云亦共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陪诸公会张侯之第

宋代郑獬

姚黄左紫虽绝品,不言不笑空夭斜。
不如共访张公子,自有三枝解语花。
主人耳热更促席,坐客眼乱忘归家。
扁舟一夕若风雨,怅望落日沉寒沙。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