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角

宋代强至

画角愔愔清且哀,古今晓色此中催。
可堪绝塞风霜苦,还傍将军玉帐来。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从外祖书

南北朝邹浩

善如平路恶如巇,底事前人浪自疑。方寸但令无愧怍,彼苍何虑有偏私。

流言耸动知公旦,削迹奇穷见仲尼。事事存心惟节慎,大哉斯语是吾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寄交代通守王兄兼简胡君二首 其二

宋代罗愿

有客才相识,乖离又许时。不愁蓬转远,独恨盖倾迟。

卑薄江南地,青冥岁晚期。宦游妨意气,直恐负君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惆怅 其四

明代王邦畿

花枝先折不逢春,月镜初圆又缺新。天下语将如此事,亦教肠断路边人。

亲承泪眼为长别,似有馀言未尽陈。惆怅几时消得了,碧山无影海无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美人图二首 其二

明代谢肃

绣得鸳鸯似,春窗困思迷。闲携玉如意,花底听黄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何雩峰邦伯诗赠小儿元履之任和答 其二

明代区越

万里归来远寄声,邻邦果滥育群英。膝前便得亲蔬菽,分外难为过宠荣。

礼乐诗书多教事,栋梁榱桷尽工程。会须绕向雩峰过,长得亲仁自美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元重光单阏之岁春正月陇西郡太夫人介寿八

宋代陆文圭

断机碎锦缬,短髻剪青丝。
分勤谢师友,老妇得佳儿。
长宦客四方,鹤发在高堂。
安得凌风翼,高飞至母傍。
春晖不可报,萱草日日长。
今夕知何夕,门有车马迹。
堂下罗钟鼓,堂上合宾客。
春风吹绿酒,起舞儿献寿。
客间年几何,旧岁七十九。
此去三千年,蟠桃始开花。
花开又结实,瑶池度岁华。
客起再拜言,遗核幸分甘。
小人亦有母,八十又加三。
核中有琼浆,饮之胜啜菽。
怀归满袖香,仙霞烛幽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宋代陈师道

高牙大纛晓登山,卷帐飞觞不避寒。
十二玉楼横合道,三千银甲壮师干。
寺条已验遗蝗化,平陇宁虞宿麦乾。
预喜丰年惟太守,旋追宾从促杯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宋代叶梦得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