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人生能几时,踪迹何参商。昔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今为水上凫,分飞隔河梁。天高白云远,音书何茫茫。
曾闻招隐地,丛桂扬孤芳。蔼蔼朱陈村,上有百花庄。
谈天扫日月,吸海挥壶觞。高名动酒帝,封侯入醉乡。
一杯罗浮春,何时对君尝。莲社追昔游,清风比柴桑。
惭予专一壑,力短心徒长。为园理松菊,三径未全荒。
车马不到门,荆棘生路旁。古人金石交,万里宁相忘。
丈夫志四海,何必共一堂。愿言谐心期,岂逐岁月忙。
雄峙千载前,岿然鲁灵光。
五月双溪上,垂杨千万枝。春风碧水远,旦旦鸣黄鹂。
黄鹂惊飞日欲暮,念家却在南平住。林塘高馆一逢君,千里羁愁散烟雾。
闻子昔者居西山,把书曰在青松间。新移苓术且未斸,旧种薜萝应可攀。
武阳校官归未久,瘴疠还闻古来有。红窗鹦鹉唤客名,青叶槟榔劝人酒。
寻幽忆过东平来,丹山碧霞仙掌开。武夷山人住九曲,柴门不出生青苔。
中轩松竹题诗遍,宁许时流漫相见。名姓先承紫凤书,褐冠不上金銮殿。
时来空谷行采薇,石田草生秋林稀。往来物色不可得,使者空向江南归。
我惭羁穷少颜色,闻此伤情岂终极。芳筵置酒清夜半,月出登楼动悽恻。
萧萧水气浮南湖,繁星丽汉光有无。梧桐叶高白露下,起舞为子听啼乌。
君家兄弟才名早,幢憧冠盖闽湘道。芳年苦志思奋励,莫遣秋风动原草。
由来聚散日纷纷,此别音书何处闻。百丈岭前应念我,象牙潭上却寻君。
君不见杏花东风得意时,曲江千枝万枝雪。争如阿兰若边一株树,独立亭亭媚春月。
欲言不言如有情,欲堕不堕态自生。轻盈乍怯霓裳舞,阿娜疑惊玉笛声。
清尊绿酎催未已,翻遣穷愁醉中起。万事玄都观里桃,一身安丰道傍李。
片片飞花点接䍦,墙阴覆井日平西。酣来一枕江南梦,莫遣流莺恰恰啼。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