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中有飞仙共来往。东方未白天鸡号,扶桑赤日三更上。
山人曾识玉蟾翁,丹砂九返面如童。吹笙醉跨千年鹤,朝上崆峒暮庐霍。
葛洪井西松树老,子晋台下桃花落。日边人寄董师书,别我却入天合居。
麻姑相见已白发,蓬莱弱水人何如。我亦张帆上南斗,餐霞有诀能相授。
青天更约借龙骑,福地应知今虎守。
一纬错,一疋恶。纤尘能障玉壶冰,尺雾犹堪翳太清。
宣尼濯德精弥精,荡以江汉之砰磅。涤髓沥肠中外莹,毛可以吹疵何生。
畴为濯之时,衾影我独知。急遽共流离,畴为濯之具。
上帝时汝顾,翼翼恐以惧。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