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殿省示惠远祖先生诗集

宋代强至

先生名不死,三百几年间。
白首吟唐世,清风起越山。
遗编流自久,异代许谁删。
远裔传能事,斯文气欲还。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泉图

明代龚诩

苍壁倚空如削铁,一带寒泉喷飞雪。只疑天上漏银河,万古千秋流不竭。

若有人兮清且狂,平生泉石存膏盲。科头箕踞玩不已,尘虑一洗无毫芒。

老我飘萧同野鹤,税驾每怀山水乐。愿得相从杖履间,濯缨濯足随清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偕仁寿姚景唐

清代李超琼

游山最爱山奇特,怪雨盲风阻不得。攀跻尽处见神工,截断飞崖未倾仄。

两崖石笋争参天,铁絙百丈相钩连。西壁巉巉路悬绝,危险更指东峰巅。

何年峰头有茅屋,驯虎昼眠当户伏。洞中空说藏神仙,笮桥终古无人蹴。

今来山雨呜萧萧,眺久目眩魂为摇。回看脚底上山路,梯楼百转穿僧寮。

吁嗟乎,山之奇辟得未有,此行莫恨饥驱走。坐待烟销霁色开,与君俯瞰阴平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元代曹伯启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
两握不曾干,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朱数畴

明代王立道

吾兄东南秀,矫矫青云姿。弱龄弄芳翰,玄文吐奇思。

一经夏侯学,廿年董生帷。雅志古人会,独行俗士疑。

献赋未云遇,踠足清明时。骥齿嗟已至,旷波千里期。

何当逢伯乐,为君解纻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为刘玉真黄文燕黄玉英三歌姬即席赋 其一

明代张萱

双桨何来载莫愁,尊前一曲月如钩。但教黄阁回青眼,莫遣红裙笑白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天清寺塔

宋代陈与义

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
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
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
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
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彭城

宋代文天祥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迟迟。
回首戏马台,野花发葳蕤。
草埋范增塚,云见樊哙旗。
时节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我爱陶渊明,甲子题新诗。
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夫石 其三

元代胡奎

云作衣裳月作梳,化为白石望征夫。石头有转心无转,不省郎归得见无。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