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101篇诗文援以书戒子,子竟不若翁。陶以诗责儿,儿只如顽童。
房公岂不智,集此书屏风。堂基未及搆,手泽俱成空。
乃知贵胄门,美业真难终。子虽有良质,须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学,不妨随元戎。
圣人出,奉昌期。百六遘,九五归。白帝死,赤龙飞。指函谷,度崤坻。
封府库,戢兵师。戒父老,起伤痍。五诸侯,从义旗。猎天狼,网妖鸱。
裂茅胙,巩鸿基。垂百祀,永无为。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