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子高

宋代陆文圭

棱棱玉壶冰,莹洁绝纤罅。无人手自将,寘之霜台下。

海东闻鹤唳,清思方在野。迟明有公事,匆匆催上马。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8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唐代牟融

盛世嗟沈伏,中情怏未舒。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 其三

明代王应辰

客到疑参薝卜林,此中禅悦味深深。清阴敝院重重盖,凉雨连宵滴滴金。

只许为薪烹石鼎,休教作饵点鱼砧。拈花微笑吾无隐,妙悟真堪破积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习之郑先生韵

元代朱希晦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司马汪公八首 其八

明代胡应麟

河汉杳无极,仙槎逝难留。明发还旧疆,何以写我愁。

依依丈人行,倾盖为九州。天都望威凤,八翼凌空游。

誓将振弱羽,岁岁行相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罗景鸣入京

明代石宝

鲸牙漱海珠贝翻,鳌足暴柱神鬼奔。罗生尾月掣兔颖,横笔如彗当天门。

列星吐燄烧紫垣,银潢小水漂昆崙。奇词一放众怪缩,长剑倚日龙当轩。

江山何尔郁始发,产此异物之轮囷。五经百子世所有,咀嚼玩味平且温。

片词尺论一经口,喷作万段霞纷纶。羊肠诘屈未足险,惊雷破地山欲蹲。

宗师吐舌方朔走,侈丽慎勿矜文园。况有元气贯脉络,高深得奥愚骇繁。

圣朝文化洽寰海,闾阎草泽俱饰辕。固应有此大匠手,彫书五辂修轮轓。

绡纁纮紞方有待,岂止山藻兼篪埙。材奇益知世运美,士大始见民风敦。

有时调笑狎诸贵,意气岂睹崇与尊。我惭同袍更馆阁,寒鸿乃逐孤凤骞。

徒能问字向扬子,敢望学剑逢公孙。天南矫首识虹采,词海觊君能一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兰皋

宋代李之仪

万绿交阴别有天,舣舟重到尚依然。回头白发三千丈,倒指青编二十年。

赏咏未论台阁旧,维持今见子孙贤。何当□□披陈迹,再把重衾托醉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叶竹为竹叟禅师作

元代吴镇

谁云古多福,三茎四茎曲。一叶砚池秋,清风满淇澳。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