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斋雨后

宋代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写景 山居 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小小,园圃却极清幽雅致,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
雨后成双成对的鸟雀在竹枝上对鸣、跳跃,深秋时节,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
唤人打扫墙壁灰尘把吴道子的画挂起,与好友在窗边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细细端详赏鉴这画。
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就如同过去的山居生活一样闲适。

注释
吴画:指 唐 吴道子所画的佛像。
野兴:指对郊游的兴致或对自然景物的情趣。

参考资料:

赏析

  此诗写北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同时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诗中虽然只写了景,可是这景中还有一个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赏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紧紧关合。末句则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北斋是作者在府衙内读书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因为作者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幽圃”不仅指地方僻静,主要还在于这里吏民不到,没有官事打扰,能使人得到心灵上的平静。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报告公事,叫“衙参”,

  

创作背景

  此诗写北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为作者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任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知府时作。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9-180页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9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辛玄子赠诗三首 其一

魏晋佚名

畴昔入冥乡,顺驾应灵招。神随空无散,气与庆云消。

形非明玉质,玄匠安能雕。蹀足吟幽唱,仰手玩鸣条。

林室有逸欢,绝此轩外交。遗景附圆曜,嘉音何寥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莲曲

唐代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江南 女子 抒情 思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上行

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战争 愁苦 同情 人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三

明代王鏊

年来黄菊也随时,斗出金盘与玉卮。独有岁寒心尚在,落英重作楚人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一原宰上饶诗卷

明代祁顺

君昔鸣琴向上饶,我乘西江使者轺。曾闻善政冠邻邑,道路往往传歌谣。

我今旬宣西江路,君已迁腾官粉署。河阳花发春满城,还是潘郎旧栽树。

丈夫用世思有为,立身行道无崇卑。君不见,汉廷贤令多通显,千古不磨循吏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其二

宋代赵蕃

学诗将老竟无奇,犹有求交气未移。臭味祇知论翰墨,情亲元乃与埙篪。

见来草草都能几,别去悠悠孰慰思。衢信两邦闻击柝,叩门他日得追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景严咏山居夹道种松

宋代洪适

投黻归来发半华,苍官怪我出无车。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贞白重试东归

唐代贯休

心苦酬心了,东归谢所知。可怜重试者,如折两三枝。
雨毒逢花少,山多爱马迟。此行三可羡,正值倒戈时。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