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

宋代孙洙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写景 抒情 愁苦

赏析

  起首“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摧人去!”这两句是牢骚话:刚刚二更时分,城楼上还要敲三通鼓才天亮,何必这么死命地催人走呢!据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翰林学士孙洙某晚正太尉李端愿家欢宴,有美女侍妾奏乐助兴,恰逢此时朝廷宣召,心下不愿,故出怨语。“何须抵死催人去”就是本此而发的牢骚。说:“尚有三通鼓”,而不说已过二更,表示离天亮还早,希望多玩一会儿。但留连不舍之意横遭阻抑,自然转化为憾恨之情。“抵死”,犹言死命、拚命,形容竭力。对于皇帝宣召,竟是如此不情愿,可见这夜宴是何等令人留恋。“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一边匆匆上马,一边却还恋顾那美妙的琵琶声,深以未听到曲终为憾。琵琶的诱人魅力来自那位弹奏的女子,言外蕴含着对其人的深情眷

  

孙洙

  孙洙(1031-1079),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时期官吏、词人,曾经进策50篇评论时政,被韩琦称赞为“今之贾谊”。他博学多才,词作文风典雅,有西汉之风。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去县日,僚友饯于黄州二赋堂,泛舟赤壁留别

清代顾印愚

赤壁来游带月归,东坡行处證依稀。鹘巢瞰树摩苔碣,鹤梦横江掠羽衣。

夜话承天闲有味,春寻安国近相依。义尊还似当年意,座上诗成酒共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徐先生归蜀

唐代张籍

日暮远归处,云间仙观钟。唯持青玉牒,独立碧鸡峰。
阴涧长收乳,寒泉旧养龙。几时因卖药,得向海边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探春令(元夕)

宋代赵长卿

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闹蛾儿转处,熙熙语笑,百万红妆女。
今年肯把轻辜负。列荧煌千炬。趁闲身未老,良辰美景,款醉新歌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香诗 其四十八 柳眉

元代郭居敬

东风蕴藉学张良,画出章台翠叶长。好看晓烟轻湿处,胜如镜里麝煤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仙坛岭

元代刘崧

东望仙坛第一峰,倚天秀色尽寒松。春来山下多风雨,黄土潭深有卧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屏逢沈李二生谈道因约余游天台口号戏赠

明代胡应麟

越国奇男子,吴中伟丈夫。游心出蓬艾,把臂入菰芦。

龙虎蟠金鼎,鸳鸯语玉壶。天台八万丈,指点向虚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孙从一编修佥宪浙江

明代文徵明

羡君潇洒玉堂仙,顾我飘零亦备员。海内论交兼两世,班行联署恰三年。

别肠忍折燕台柳,宦况遥飞越水船。谁谓江南身渐远,忧心常在五云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兴 其一

明代刘基

初秋积雨过,众绿光如濡。莎鸡啼高树,蟋蟀鸣阶除。

时物巳改故,芳年从此徂。荣名非我愿,守分敢求馀。

登楼眺远郊,肆目望天衢。明月出云中,照我华发疏。

还归掩关卧,梦到园田居。

孙洙

  孙洙(1031-1079),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时期官吏、词人,曾经进策50篇评论时政,被韩琦称赞为“今之贾谊”。他博学多才,词作文风典雅,有西汉之风。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孙贤良集》,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