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阮天台谣

宋代王淮

天台山,乃在钱塘之南,瓯越之间。
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
潺湲。
银河倒泻石梁滑,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
紫芝吹香绿烟暖,碧桃影锁青霞闲。
是为上清玉平洞天府,楼阁十二神仙寰。
中有绰约两姝子,玉为肌肤花为颜。
壶里乾坤贮甲子,鼎中龙虎烧灵丹。
彼美刘阮郎,采药于此携倾筐。
幽寻远去不知极,遂使归路迷羊肠。
载饥载渴日云暮,欲进不进徒徬徨。
且攀桃实当饥粮,且掬涧泉为渴浆。
一瓢何处忽流出,知有人家居上方。
再涉一水盘一冈,可人正见双姝行。
双姝笑相迎,喜气回春阳。
问郎来何晚,邀郎归洞房。
先呼小玉排金门,推锁窗,水晶钩挂珊瑚帐,云母屏开玳
瑁床。
与郎夙世有缘契,愿郎结作双鸳鸯。
四邻仙客来相贺,手持七宝玻璃觞。
酌郎酒,劝郎尝,愿郎慎勿思故乡。
烧凤烛,坰龙香,五云绚烂流祥光。
青鸾歌,白鹤舞,金童吹箫玉女鼓。
胡麻饭,山羊脯,劝郎饱飡心勿苦。
尤云殢雨昏复晨,天家日月四时春。
翠禽何事苦饶隔,窗舌唤醒思归人。
郎思归心何切切,只为尘根难断绝。
留郎不住送郎行,袖罗掩面难为情。
携手行行出洞天,归寻旧迹都茫然。
但见崩城败郭惨淡照斜日,荒林故陇萧瑟凝寒烟。
甫欲询子孙,子孙已是七叶传。
甫欲询故人,故人枯骨消黄泉。
只道山中才半载,岂知世上成千年。
进无所依退无据,却忆仙家游乐处。
抚心惆怅欲往从,奈此万壑千峰隔云树。
仙姝有约不负人,到头毕竟还相遇。
何人貌此仙家踪,缟素淅淅回灵风。
黄绢索我写新句,惜无健笔为形容。
举头遥望天台路,赤城霞气横天东。
神仙之说未必无,但恨凡胎俗骨难轻逢。

王淮

  王准(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庐山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家柘枝

唐代张祜

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
长恐舞时残拍尽,却思云雨更无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校书赴吉期

唐代贾岛

筮算重重吉,良期讵可迁。不同牛女夜,是配凤凰年。
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宋代李廌

泉南南蒲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十

明代方孝孺

税薄刑清见盛时,民安田里俗熙熙。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泰发吏部

宋代李纲

我生禀赋愚且屯,昔游帝所知何因。狂言妄发取谴废,屏迹分甘麋鹿群。

公于何许知姓字,迂趾访我梁溪滨。平生倾盖意气合,谈笑便觉襟怀亲。

如公材识迈伦等,缓步自当居要津。胡为亦复作此态,出语辄已惊臣邻。

扁舟归探会稽穴,单骑去指苍梧云。岭南风土不全恶,阳朔山水古所珍。

郎官出宰乃故事,绝徼万里皆吾民。布宣德泽被蛮邑,犷俗可使风还淳。

古来节士志沟壑,笑视生死同埃尘。甘心刀锯蹈鼎镬,徇国讵免危其身。

圣朝宽大幸无比,窜谪未久多蒙恩。辕驹仗马恋刍豆,何用局促声长吞。

堂堂基业甚宏远,岂使扶助无良臣。勉旃行矣伫旋旆,乘兴且访山阴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康县刘隐居

宋代戴复古

秋风送纨扇,终日御瑶琴。
只可自为乐,不求人赏音。
无心问轩冕,此地即山林。
堪笑红尘客,飘零雪满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寄情

唐代薛能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未为时彦徒经国,
尚有边兵耻佐戎。酿黍气香村欲社,斫桑春尽野无风。
年来断定知休处,一树繁花一亩宫。

王淮

  王准(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