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柘枝舞

宋代史浩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请翻妙舞,来奉多欢。鼓吹连催,柘枝入队。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舞了,竹竿子又念:适见金铃错落,锦帽蹁跹。芳年玉貌之英童,翠袂红红绡之丽服。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宜到阶前,分明只对。
念了,花心出,念:但儿等名参乐府,幼习舞容。当芳宴以宏开,属雅音而合奏。敢呈末技,用赞清歌。未敢自专,伏候处分。
念了,竹竿子问,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
花心答,念:旧乐何在。
竹竿问,念:一部俨然。
花心答,念:再韵前来。
念了,后行吹三台一遍,五人舞拜,起舞,后行再吹射ED3D遍连歌头。舞了,众唱歌头:
□人奉圣□□朝□□□□主□□□□□留伊。得荷云戏、幸遇文明、尧阶上、太平时。□□□□何不罢岁□征舞柘枝。唱了,后行吹朵肩遍。吹了,又吹扑胡蝶遍,又吹画眉遍。舞转,谢酒了,众唱柘枝令:
我是柘枝娇女。□□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头戴凤冠□□□纤腰束素。□□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
又唱:
回头却望尘寰去。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
唱了,后行吹柘枝令,众舞了,竹竿子念遣队:雅音震作,既呈仪凤之吟;妙舞回翔,巧著飞鸾之态。已洽欢娱绮席,暂归缥缈仙都。再拜阶前,相将好去。念了,后行吹柘枝令出队。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6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道者

唐代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写人 女子 赞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益阳武灌明府

唐代杜荀鹤

县称诗人理,无嫌日寂寥。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
月满弹琴夜,花香漉酒朝。相思不相见,烟水路迢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六夜同黄幼章邓德咸林开先饮梁少嘉镜林

明代黎民表

何事良宵与愿违,林塘春色琐柴扉。烟花金谷成寥落,车马长安有是非。

明月避人深隐雾,绪风无赖更吹衣。此身已在云罗外,犹羡冥鸿纵意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兴

明代陈镒

野兴遂幽讨,独行河水湄。平原忽空旷,蝉声在高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曲江值雪同家兄舍弟

明代区大相

急雪孤城下,同云万里长。客情犹故国,春色渐他乡。

冷气开炎峤,流光艳早阳。纷纷何所拟,诸谢有歌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谿泛舟偶访友人

明代吴兆

青谿有九曲,曲曲见钟山。
山色长如此,水流终不闲。
却于日暮发,好趁月明还。
之子门临岸,维舟且扣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闺杂咏 其四

清代多敏

燕子风前趁午赊,海棠低映茜窗纱。蜘蛛也解留春住,一角晴丝罥落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庾亮登南楼图

宋代郑思肖

老子情怀颇滑稽,登楼恰喜月明时。虽然于此兴不浅,要且诸人知不知。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