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 31篇诗文五月下潞河,轻帆渡淮水。如何莼鲈思,不待秋风起。
劝君一杯酒,聊以永今夕。明日见云停,天涯望行迹。
折柳听啼莺,莺声坐来歇。酒罢惨无欢,孤舟向天末。
君来何太迟,君归何太早。祇恐再见君,容易各衰老。
相如惯消渴,常此乞閒身。好携金掌露,归醉玉山春。
解骖日已暮,归舟夜半昏。舟中闻吴语,疑是到阊门。
岂不欲留君,留君君不住。翻羡樯上乌,日得逐君去。
君真无挂碍,我自愧尘俗。誓将结芒鞋,从君踏盘谷。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