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1073)滁州全椒人,字唐公。张洎孙。仁宗天圣二年进士。除秘阁校理。历两浙转运使,知颍州、扬州,即拜淮南转运使。入修起居注、知制诰。因草故相刘沆赠官制用贬词,出知黄州。英宗时进左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复坐事出知濠州,历数州。当官遇事辄言,触忤势要,至屡黜,终不悔。► 29篇诗文
杨子居巷南,闭门绝车马。种竹不计年,浓深密相亚。
朝回解冠佩,对之极潇洒。檐端落晴雪,凉籁含深夜。
我时一相过,弦琴坐其下。得句写琅玕,笑歌倾盏斝。
冰霜叹迟暮,寒暑频代谢。悠悠十五载,念子知音者。
两京昨暌违,良晤此倾写。玉堂灯火寒,看竹仍题画。
(1004—1073)滁州全椒人,字唐公。张洎孙。仁宗天圣二年进士。除秘阁校理。历两浙转运使,知颍州、扬州,即拜淮南转运使。入修起居注、知制诰。因草故相刘沆赠官制用贬词,出知黄州。英宗时进左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复坐事出知濠州,历数州。当官遇事辄言,触忤势要,至屡黜,终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