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躺在船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航船就系在岳阳城边的树上。
江面空阔,明月渐渐升起,天水相连,夜气漾漾,江路茫茫。
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一串长长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可舟子荡起船桨,如飞似的驶过我停泊的地方。
注释
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
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
失江路: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清辉:皎洁的月光。
阕(què):乐曲终止。
短楫:小船桨。
参考资料:
首联“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点染停舟的地点及周围的氛围。先用倒装句写出,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有“卧闻岳阳城里钟”的意境。诗人先以“岳阳城下树”做为定点,然后,才移动他的视点,从上下、左右把握舟系城外的佳景,写听觉的远闻、近闻,视觉的远观、近观,从左右远近俯仰的转向,描摹岳阳城外的月光水色,倾听城内的晚钟和水上的晚唱,这一切都显得洒脱,旷达,毫无贬途中的黯然神伤之情。诗人先从钟声写起,钟声唤起了诗人的遐想,他是在贬谪途中于城外闻城内的“钟声”,这“钟声”令诗人无法闲卧孤舟,那么诗笔就自然移到舟外江面上的天。
颔联“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欧阳修携家人沿水路前往贬所,溯江而上,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阳城外的洞庭湖口,月下难眠,写下了这首七言短古《晚泊岳阳》。
参考资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339篇诗文
南风吹春辞九垓,百舌怨诉黄鹂哀。老夫卧病亦强起,把酒劝花俱一杯。
我家旧住金陵曲,开门正对梁王台。桃花盈蹊柳映地,年年爱见春风来。
千金买鞍装骏马,山高堆粟成新醅。云台功名不足取,富贵于我如蒿莱。
古人白骨穴蝼蚁,亦知王乔安在哉。一从弃掷向湘水,辕驹局促惭非才。
羁栖厌见春色至,教儿刬却东园梅。纵有韶华满郊薮,弄花斗草随婴孩。
青春尔今去,勿为吾徘徊。吾衰今久矣吾视,天地万物真浮埃。
次韵刘寺簿暇日出郊按视贡院安养院漏泽园南教场饭于花药寺用韦苏州韵赋诗
使君抱孤韵,胜日成独游。聊循七里郭,一赏千林秋。
射圃既徘徊,泽宫重咨畴。孰生病我疗,孰死骨我收。
遐观兴未穷,小憩山更幽。昔人事登览,不惮道里悠。
而我缚微官,抗尘苦淹留。何当奉杖屦,崇论排田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