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纵囚论

宋代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

评析

  这是一篇史评,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 文章开门见山,警拔有力。从“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说起,定下了全文的基调,标出全文的主旨。接着从唐太宗纵放死囚的史实,以君子与小人相比较,反复论析,指出唐太宗的做法有悖人情,违反法度,只不过是借此邀取名誉的一种手段。议论纵横,深刻入髓。“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而不是什么“施恩德”“知信义”,揭露得可谓明快酣畅。因此,唐太宗的做法不值得效法,不可以作为“天下之常法”,而应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文章据史立论,层层辨析,论证充分,结论高远,警醒人心也。

  据史书记载,

  

创作背景

   《纵囚论》就唐太宗纵囚一事提出了质疑,认为此事不足为训,并明确地提出了“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这一论点。这是一篇对传统见解进行辩驳的议论文。

  

参考资料: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华表

明代释函可

人民城郭尽皆非,鹤去千年更不归。惟有只今辽海上,一年一度雁飞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

唐代皮日休

羊昙留我昔经春,各以篇章斗五云。宾草每容闲处见,
击琴多任醉中闻。钓前青翰交加倚,醉后红鱼取次分。
为说风标曾入梦,上仙初著翠霞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移舟章园

宋代葛立方

腰悬六印不用求,胜处引人着沧洲。
波平草软鸥鸟下,花明柳暗池亭幽。
两园牛鸣一舟了,三春驷隙千觞酬。
肯将仆射易此乐,瀚海飞狐云正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迁莺

元代王恽

五更残梦。听绿窗莺语,罗衾香拥。百啭多情,娇啼无泪,枕上一声时送。

真成翠鬟双笋,当户玉琴初弄。欲谁共。趁风和求友,乔林烟蓊。

春动。花气重。暗度垂杨,暖人酴醾洞。倦客芳悰。佳人幽思,愁满彩笺金凰。

自怜比来心事,两翅果谁搏控。听指纵。望高城落日,黄尘飞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卫公祠

明代郭槃

杖策还能作帝师,从来侠客负天奇。白衣自拥旌轺出,红拂偏教羽骑随。

大陆龙飞开茂烈,荒原鸡卜有灵祠。勋名到处人争羡,磊落苍崖起义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二首 其一

明代何乔新

季子相六国,孟轲老于行。悠悠千载下,不知孰重轻。

如何当世士,之死竞浮荣。乞墦曾莫耻,醉饱还自矜。

岂知妻与妾,惭愤号中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国赵公屡疏乞休未得请见寄二章奉和 其二

明代胡应麟

江天何处问蒹葭,六洞三山照紫霞。朱草欲寻仙梵宅,赤松犹驻帝王家。

经纶魏阙忧难竟,黼黻虞廷望未涯。十载飞熊仍梦寐,沧浪能复恋鱼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述六十韵

明代王世贞

历历行藏事,秋霜积泪痕。十年曾结客,诗句满中原。

一跌身同赘,频惊舌屡扪。未风谁辨草,先火欲明璠。

避晋传江左,栖吴类武源。中丞双豹尾,刺史五熊轓。

奕叶陪皇运,生成总国恩。徵书向州府,束帛去丘樊。

识监羞司马,为儒陋叔孙。赋题秦女凤,班逐汉臣鹓。

所际垂衣主,宁期泣扇媛。侯门罢投谒,天路隔攀援。

勋业时名左,文章世态论。纵迟甘曳尾,那肯羡乘轩。

难已东方设,歌仍下里喧。四愁虚望岳,三刖竟悲昆。

黯澹白云署,风尘黄鹄翻。几人甘蠖屈,吾岂厌鹏鶱。

才拙知何补,时平借不冤。寝兴惟早莫,朋旧绝寒温。

海席鲈鱼鲙,燕盘苜蓿飧。身安束湿久,道以积薪存。

休沐怜妻子,寅恭得季昆。篇成多和瑟,曲罢有吹埙。

颇解讥衰凤,无能托化鲲。迩来工上下,愁说会平反。

一旅勤王室,千秋启塞垣。紫衣归汉市,碧血洒周墦。

泣雨谁看粟,投晖尚覆盆。幸陪郎署席,亦负野人暄。

恋禄违辞绂,惊心阻叩阍。缇兵时络绎,中旨夜趋奔。

麋鹿何罹网,羝羊更触藩。向来边事棘,独使圣忧敦。

筹筴明光秘,祠禖太乙尊。任方优将相,尘已动乾坤。

列帜蟠狐岭,连烽逼雁门。地炎边马习,月黑羽书繁。

飞饷三边转,材官六郡屯。元戎假黄钺,天子授朱鞬。

贾傅宁谈饵,娄生或请婚。女红全扫越,汗血未归宛。

野色徵龙战,原蒐益虎贲。鼓鼙秋转急,戈甲昼仍昏。

质子空都护,孤儿总陆浑。壮怀频舞逖,清啸久输琨。

智士甘怀宝,忠臣惜丧元。蛾眉各燕赵,鱼腹自湘沅。

岁月无乾土,生涯有故园。云齐吴渚稻,潮满沃洲荪。

熟柚金分筥,芳篘玉满樽。问津迷远楫,息路悟归辕。

其若频年使,仍传一札言。民穷怯蛇虎,吏巧猎鸡豚。

巧似驱渊獭,穷如失木猿。三江先雨涸,万柳后春髡。

垂老脂俱尽,公庭泪暗吞。衣冠十道使,烟火几家村。

羁旅馀皮骨,朝廷问本根。茫茫竟何所,肠断赋招魂。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