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云

宋代欧阳修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要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赠

清代戴梓

金鳌遥忆郁嵯峨,高士幽居覆薜萝。春水泛舟鱼可钓,晓山觅句鸟同歌。

羁人正切南天望,令子重为北地过。尔我而今皆耄耋,相期偕隐白云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问说

清代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念日琢庵先生坐上留别

明代边贡

绸缪初罢月中琴,客主同悬去住心。已喜石枰凉近烛,更怜刁斗乱鸣砧。

华星湿缀三更露,碧树阴开四月霖。长忆此尊还此坐,玉珂他日会重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羽人并舟图

明代王恭

松下仙舟一叶閒,绿波芳草异人间。莫将云水烟霞兴,共逐浮丘竟不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饯梅

宋代许棐

十日九风雪,差见今春寒。梅花办归计,一点心欲酸。

所秉太孤洁,有此末路难。来年复相见,一笑贺平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韩逈

宋代李师中

未衰前已得悬车,骨立清风八十余。
松竹最宜贫宅舍,江山遍照白髭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西京张法曹

宋代范纯仁

幕府三年客,群居几日亲。初分阙口路,犹见洛阳人。

垄麦晴将秀,田花晚自春。向家行渐近,岂复倦征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过广福精舍访传上人

元代徐贲

水阴山色晚依微,松映禅房竹映扉。幽鸟不缘留客语,閒僧方自施经归。

移来片石安茶器,分得孤云补衲衣。杖屦不嫌频过共,道心久与世相违。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