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

宋代李觏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胡中丞泛湖

唐代方干

仙舟仙乐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绮绣峰前闻野鹤,
旌旗影里见游鳞。澄潭彻底齐心镜,杂树含芳让锦茵。
凡许从容谁不幸,就中光显是州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友人赠舍弟依韵戏和

唐代杜荀鹤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开道业基。不觉裹头成大汉,
昨来竹马作童儿。还缘世遇兵戈闹,只恐身修礼乐迟。
及见和诗诗自好,eh公不到更何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艾如张

明代徐庸

艾如张,张网罗。网罗张四方,禽鸟何其多。成汤见之心有恻,去其三面存其一。

云无命者乃投入,仁之所就朝侯伯。伊昔庶民勤养生,为人安可无经营。

戈鸟射雁亦其事,国风诗里歌鸡鸣。艾如张兮,歌一再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于光弟还闽

明代郑鹏

清贫宦邸叹淹留,又向吴门上去舟。遥想西堂风雨夕,也应孤枕梦苏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叟吹笛图

明代李昱

长江浪险懒垂钩,短笛西风且自由。两岸芦花如雪白,一声吹动楚天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阳女儿行 ( 册4 卷125 页1258a)

唐代王维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鱼会]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福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祗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白浣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湘潭

元代许有壬

江边杨柳翠萦回,柳外人家罨画开。一夜东风花落尽,千年华表鹤归来。

暮云山出远浮黛,春雨水添浓泼醅。莫舣扁舟访陈迹,白头怀抱易生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阳十六题 其三 活中死

元代耶律楚材

韶老须弥论过失,庐陵来价认商量。可怜一粒灵丹药,咽下喉咙命已亡。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