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育王十二题 其二 佛迹峰

宋代李觏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池上

唐代韦应物

郡中卧病久,池上一来赊。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十首

宋代薛嵎

老妻倦缝纫,痴儿厌藜藿。
一贫谁复言,多累吾已错。
山半云可耕,山下泉可凿。
轩冕亦傥来,岂得长如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千秋岁(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宋代叶梦得

雨声萧瑟,初到梧桐响。人不寐,秋声爽。低檐灯暗淡,画幕风来往。谁共赏。依稀记得船篷上。
拍岸浮轻浪。水阔菰蒲长。向别浦,收横网。绿蓑冲暝□,艇子摇双桨。君莫忘。此情犹是当时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芦舟中值雪

元代尹廷高

清景不常得,吟边急用摹。天风吹短艇,暮雪过长芦。

水港行终涩,烟村望欲无。不须归兴急,权当剡溪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园雅集为赵王作

明代梁有誉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

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

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孤山

明代解缙

两岩相夹石为门,万水东流去若奔。拔地一峰形自险,擎天独柱势尤尊。

鱼龙并跃春初暖,风雨来时昼易昏。想见当年禹疏凿,神功万古至今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朱中郎子得守怀庆次其留别韵二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邸吏惊相报,朱郎佩郡章。愿停今日骑,更进故人觞。

露冕太行碧,登楼浊浪黄。和歌君又去,底事老华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唐代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