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

宋代李觏

鳞鬣摧残几许年,水平风静得潜渊。喜无美味登君俎,且学骊龙尽日眠。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花

金朝邢安国

细点轻团转复飘,隋家堤岸灞陵桥。非绵非絮寒无用,如雪如霜暖不消。

狂惹客衣知有恨,巧寻禅榻故相撩。陂塘回首浮萍满,依旧春风摆翠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文子还吴

明代梁有誉

湖海萧条剑气孤,吟边白发岁华徂。
马卿四壁愁沽酒,张翰三江拟钓鲈。
月下潮声过建业,雨中秋色上姑苏。
挂冠余亦沧洲去,迟尔烟霞倒玉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纸帐

明代朱之蕃

慵飞兔颖厌涂鸦,联向书帷好蔽遮。四面轻云萦柏子,一窗斜月映梅花。

峭寒无隙难容入,清梦常安不受哗。葆得气完神亦固,吴绫蜀锦为谁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业师黄东野先生左迁卫辉郡博

明代于慎行

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

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

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罗黄门先生梅花

明代庄昶

东风春管尽江城,除有梅花更没清。何物阴阳漫邵子,俨然清苦画延平。

绝真妙处无诗夜,最好看时是雪晴。老我相期无限意,一溪寒月半窗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哀台湾 其三

清代张秉铨

开门揖盗已难支,况复纷纷错著棋。太息群才皆竖子,何曾一个是男儿。

河山风景伤无异,锁钥东南付与谁。笑煞谈兵均纸上,浪传都护策无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二十八日大雪冯君树堂周君荇农郭君筠仙方以试事困于场屋念此殆非所堪诗以调之

清代曾国藩

黑云压城真欲摧,银河倒泻天如筛。我巢仓皇变泽国,嗟尔三子嘻可咍。

孔鸾欲争雁鹜食,贪饕岂得逃天灾。矮檐埤危小于盎,拳曲裁足容颈腮。

上雨旁风忽冲突,蛰虫有户安能坏。脱屦漂流不可觅,笔床茶臼何有哉。

冯君枯坐但闭目,急溜洒面不曾开。周侯仰天得画本,倚墙绝叫添喧豗。

郭生耐寒苦索句,饥肠内转鸣春雷。却笑群儿薄心胆,瑟缩啾唧良足哀。

丈夫守身要倔强,虽有艰阸无愁猜。我今高卧舒两膝,深檐大栋何恢恢。

白日鼾声答雷雨,残滴初歇清梦回。甘眠美食岂非庆,又闻逸乐生祸胎。

数君健强齿尚未,正可磨练筋与脢。明朝日晴各转斗,老罴战罢还归来。

为君广沽软脚酒,泥污不洗且衔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十首 其十

宋代郑思肖

子夜神游碧落间,群仙飞语下人寰。上天深念苍生苦,特敕三宫圣驾还。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