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

宋代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注释
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荆州刺史刘表几

赏析

  诗中的“粤人国”,本指广东,因秦末赵佗曾建南越国,封为南越王。赵鼎曾被贬至潮州,因此此处“粤人国”应指潮州。赵鼎在潮州五年,即绍兴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时是绍兴十年闰六月,故此诗应为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间所写。

  此诗虽题为《寒食》,但写的是从寒食到清明。前两联写的是当时民间风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记其时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曲幽,亦青青可爱。……从人家上冢者……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冢者尤多”从此诗可得知,南宋时潮州民间在寒食节也有插柳的习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禁烟寒食,而清明节却像东汉末襄阳隐士庞德公一样携带女儿上山

  
赵鼎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3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魏焦孝然目其草庐曰蜗牛庐愚以行帐为行窝寻亦号为蜗牛舍云 其二

宋代耶律铸

绝辔元期绝战尘,指南犹示指迷津。未应蛮触相倾地,不属华胥枕上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友人洛中春感

唐代白居易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其四

宋代白玉蟾

上界足官府,大仙多拘束。遂令东方朔,只恋殿前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五)

宋代王琪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销。日日斗青袍。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斋独对阅张曲江集追和感遇诗八作 其六

明代郭之奇

苔岑自有臭,松竹自有林。虽异同堂语,应留隔代心。

荷风朝未歇,桂露夕已深。遐征无远翼,嘿对几幽寻。

举目东西岭,分此白云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东竹枝词四首 其一

明代陆深

黄浦湾湾东转头,吴淞江下碧如油。不用并州剪刀快,水晶帘下上西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

宋代杨亿

云章承诏祝高穹,夜聪空歌宿绛宫。
正怯龟肠终日内,忽膞雁信五城中。
八珍伊鼎鹽梅味,九夏尧厨萐莆风。
苦恨斋居方慎独,朵颐大嚼与谁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书寄谈鍊师

宋代徐铉

朱山松桂翠边云,中有清虚小隐居。
密养丹砂存正气,静披琼蕴育真文。
埙篪金石心常在,圭组烟霞路自分。
凭仗乡人传尺素,山前惊起白羊群。
赵鼎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