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中甫学士挽辞

宋代王安石

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牍三千。
盛名非复居人後,壮岁如何弃我先。
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蒜山东路春风绿,埋没谁知太守阡。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憩山家

清代顾桢

一路屐齿痕,烟气昏茅屋。隐隐水边村,离离露林麓。

微闻犬吠声,幽花满空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览杨乐道洛下诸诗

宋代韩维

昔驱羸马望嵩支,正值嵩阳踯躅春。
千古废兴都邑地,百年劳苦宦游身。
曾耽胜事留连久,忽见新诗叹息频。
君欲买山能遂否,它时愿作杜社中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汪仲淹故居感怀喜见其子无央

明代佘翔

一入千秋里,白榆感旧游。何年埋玉树,此日邈丹丘。

花湿平芜雨,蝉鸣灌木秋。不孤嵇绍在,腰下解吴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凉曲

明代石宝

碧梧萧萧金井寒,露华瑶月泻金盘。篱间萤火湿不起,仰见银潢飞素湍。

纻衣凄风凉更薄,绛蜡生花照弦索。草虫似答风枢吟,窗禽不与书灯约。

百年光景转眼残,君臣际遇古所难。一杯尚可尽馀兴,长啸秋空登石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日

清代沈曾植

日日阑干望,寥寥节序违。雨林沈鹳井,潮步涨蛙衣。

乐府刘生咏,《春秋》铎氏微。余年更无梦,万事不如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其二

清代吴伟业

误信鹊声枝上。几度楼头西望。薄倖不归来,愁杀石城风浪。

无恙。无恙。牢记别时模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花

宋代程公许

雨花那得著衣裾,遍界香分佛饭余。
金粟如来元一点,横陈妙供尽从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光寄纻袍

宋代晁补之

手裁白纻制新袍,犊鼻应怜犬子劳。
倚仗衡门聊服此,良人身不属临洮。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