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忠咏 丞相李公

宋代郑思肖

大驾迢迢已北行,淮南犹守九州城。只谋渡海南归国,不意忘躯博得名。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门

金朝元好问

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露筋祠二首 其一

明代庞嵩

谁谓乾坤正气无,碧筠苍柏岁寒孤。强羞孰与甘蛟喙,节老何妨任骨枯。

烟袅春风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移舟暂过瞻祠貌,且把新题续旧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萧颖士补正字

唐代邹象先

六月度开云,三峰玩山翠。尔时黄绶屈,别后青云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其一

宋代张嵲

远投僧舍青烟畔,夹路松音钟磬幽。试倚危轩望乡邑,三巴日暮远峰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寐

明代王彦泓

恶抱千端集夜深,同眠人已睡沉沉。梦中惊问腮边冷,却是愁人泪湿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衣庵新居 其五

明代释今无

敢云效古昔,亦负客中春。贱极似成傲,愁多不为贫。

嗒然堪丧我,竟欲属何人。所喜门前石,长吟不见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迹上冢遇大风雨书僧壁二首 其二

宋代孙觌

白帢排肩上冢归,饥乌攫肉纸钱飞。东家已改清明节,一点炊烟上翠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庆春宫·秋感

宋代吴文英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秋天 写景 思念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