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文丞相六歌

宋代郑思肖

我忆三宫幸朔方,天颜皴黑鬓发黄。鬼风尖尖割肌肉,惊沙扑损龙衣裳。

群黎命死北魔手,世界缺陷苦断肠。小臣翅短飞未得,望破痴眼愁更长。

呜呼一歌兮哀以伤,白日无光天荒荒。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北台孙讲师仲远

金朝李俊民

何处闲田不可耕,山头烽火水边营。道人高卧云千顷,留取南台与鹤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十五首 其六 安

明代陶安

东山高卧听弹丝,正是苍生属望时。儿子进兵优破敌,矫情镇物尚围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眺得初月有怀二首 其一

明代郭之奇

薄暮来孤眺,春愁强独宽。轻云归远岫,初月动微澜。

物象宜高广,人心亦静安。如何羁客绪,复自有千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用韫七夕二首 其三

明代余继登

露冷天高榆影秋,纤纤新月上帘钩。无端云汉看牛斗,添作深闺一夜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小酌赠苏徽二郡守并序 其一

明代林光

逆旅何缘遇两君,春风画舫谢殷勤。壶投心矢忘宾主,酒吸磁杯醉水云。

景逼诗篇争出手,才高郡政总超群。联舟共听吹横笛,披写乡情到十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之云乎出山道中作此寄混融

宋代范成大

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捲阴气,海市发冬蛰。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

人厄与天穷,底用苦封执。但喜拄杖俊,仍欣芒屩涩。

向来三尺泥,有足似羁絷。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

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一箪寄前村,野蔌旋收拾。

猫头髡笋尖,雀舌剥茶粒。土毛冠江西,斗酒况可挹。

聊同一笑粲,缓赋百忧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 拟张子野体

清代姚燮

风峭帘垂人怯倚,烟气夕江沉。绳绳雁去,弯弯月上,寂寂此时心。

玉钗堕响谁重觅,只剩粉晕罗衾。瘦影依灯,断肠闻笛,夜浅梦难深。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