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名氏巡檐数修竹图

宋代郑思肖

四檐玉立碧重重,终日相看眼亦空。何啻数来千万个,不知那个弄清风。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丁翼诗

两汉曹植

嘉宾填城阙。
丰膳出中厨。
吾与二三子。
曲宴此城隅。
秦筝发西气。
齐瑟扬东讴。
肴来不虚归。
觞至反无余。
我岂狎异人。
朋友与我俱。
大国多良材。
譬海出明珠。
君子义休偫。
小人德无储。
积善有余庆。
荣枯立可须。
滔荡固大节。
时俗多所拘。
君子通大道。
无愿为世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邹南皋太平山房图 其三

明代安希范

白云仙吏自清閒,何事朝朝忆故山。我见画图心亦远,也知幽意颇相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

明代陈吾德

罗浮秋色隐晴空,拄杖能追负局翁。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邀月轩为太河卫千户陈铠赋

明代程敏政

不须烧烛照幽轩,夜下空阶白露繁。开户欲分丹桂影,倚阑思共素娥言。

旋收灏气归佳酿,莫放清阴过短垣。何羡庾楼高百尺,此中仙兴绝尘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封御史中丞姚江邵翁六首 其六

明代于慎行

綵服亲擎白玉缸,朱轓聊驻碧油幢。八龙自是荀家盛,就里慈明更少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湖胜览卷

明代庄昶

沧溟水一沤,天地一芥子。我问具眼人,此眼何处使。

从今打扑破,此眼吾眼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

宋代晁补之

铜斗承糟醉张口,口和渔阳拍铜斗。
去年抛却青竹竿,女嬃婵媛呼我还。
我初不解世中语,淡面那久王侯间。
未须头出千人上,要有廖君黄子赏。
竹林清风前日生,豫章冥冥云拥城。
二人不来草木长,带铗陆离谁与荣。
步行夺马从此起,谈笑封侯谁氏子。
平生不识笳鼓悲,虚读君诗舍然喜。
君不见大贤远抱与俗难,何须酒盘柔指鸣哀弹。
二人高韵已寥廓,黄鹄之飞那得攀。
绳桥可度见可喜,家贫马骨高三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三 迎云亭

元代张翥

细路扪萝上,高亭在翠微。树阴幪草坐,山气湿田衣。

落日孤钟动,遥天一锡飞。悠然片云下,知是应真归。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