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乡十二首 其七

宋代郑思肖

万里和风眼底回,陶陶乐土隔飞埃。暖浮花思春初透,红涨霞纹潮正来。

长驻童颜驱老去,不教玄鬓受愁催。举头阊阖手能摸,更欲乘风过九垓。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

元代姚燧

早是清明应候风。势如沧海浪、怒号空。更兼泼火雨冥蒙。如何得、枝上有残红。最惜牡丹丛。晓来吹尽折、教儿童。且为支拄曲兰中。还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旗峰歌七十一韵为八睡先生七十有一寿凡五百有六字愿以一字为一岁先生得无见少乎

明代张萱

黄旗之峰高插天,孤根直与罗浮连。鸡鸣见日飞云巅,旗峰晓色开寒烟。

东西相望朝群仙,飙轮羽驾纷蹁跹。己未日次析木躔,南极一星光灿然。

华堂绮席陈嘉笾,中有仙人来兜玄。大儿李耳小偓佺,手持玉简河阳篇。

厌离紫极随尘缘,逍遥汗漫南海边。玩弄造化从心年,海屋一筹今已添。

忆昔壬午罗英贤,煌煌桂籍青瑶镌。七十五子争挥鞭,惟君独拥梢云旃。

嗟余爱弟曾随肩,簸扬自愧糠秕前。风尘岐路良屯邅,宝剑欲缺貂裘穿。

世人但市玫与瓀,至宝不入波斯船。君既捧檄怀芳荃,我亦橐笔从花砖。

清如冰壶直如弦,安得拱手乘高佃。索□茅兮以筳篿,白璧易玷瓦易全。

君归抱犊辽东田,我归抱瓮于陵园。我辈岂受时人怜,不须复与天公笺。

盈盈一水清且涟,孤帆短棹时来还。籯中一经获麟编,两家子姓同钻研。

相期携手排冥筌,婆娑二老日盘旋,永矢勿遣乾糇愆。

怜余蒲柳彫常先,顶秃齿豁臂枯偏。君多十岁发初宣,炯炯岩电方瞳悬。

声如洪钟何砰磌,走及奔马尤鲜扁。玉屑霏霏天口骈,纵横綵笔惊四筵。

忘机浪迹混市廛,里足却避富儿膻。乞言问俗车咽咽,有彗不拥衣裳颠。

懒庵主人默照禅,请君且去我欲眠。漆园蝴蝶长翩翩,旦昼不牿气乃专。

矍铄哉翁金石坚,年来我亦腹便便。吁嗟未杜壶丘权,华胥之国无邮传。

高睁两眼行蜎蜎,愿得美酒斗十千。相逢莫问腰中缠,何必西陵陌与阡。

举杯再拜申一言,寿莫寿兮黄旗之峰高插天,愿君与之无崩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丹霞诗十二首 其二 法堂

明代释函是

紫玉屏临翠石栏,万山林立一峰寒。琼楼金殿空中幻,宝几华巾云外安。

穷子衣珠终自得,仙人罗扇不须看。一铺直接庾关上,香水潺潺到此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牛首山将至佛窟寺有作

明代倪岳

野寺寻僧客到稀,马头时见小虫飞。十分深处初闻磬,百尺高台好振衣。

山耸两尖牛砺角,江横匹练凤停机。欲穷往牒探奇胜,千载称雄拱帝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居五首 其三

明代张家玉

小园春暖日芳菲,画阁摊书懒下帷。求友黄鹂满深树,山童不用款柴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周邦翰

清代徐庭翼

盈床曾被火于秦,断简残编分外珍。爱似王凝非我志,行如江禄是谁循。

友经离乱情逾密,书为遗亡读倍亲。赏识共欣攀五柳,三都愿快一番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景 吹面

宋代刘辰翁

寒曾欺我倒,今日是和风。吹面浓春酒,开怀受化工。

未知来暖律,政似识癯翁。大袖犹堪满,衰颜欲更红。

鬓如新柳动,鼻与暗香通。天上知何信,千花一笑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汤户部讣哭之以诗得七章 其一

清代姚燮

哭子子不知,况复不能哭。眼中伤心人,殆将剩吾独。

哭子哭无泪,无泪还无声。恍恍一寸目,不见天日明。

枯索坐庭奥,模子神与形。但恐后时忆,时久难为凭。

大块各朽炭,吾漆子为胶。赤手战天下,倚子同宝刀。

宝刀青熊熊,其芒照六合。六合黯无色,天当为子泣。

天泣吾不闻,闻者雨淋㵫。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