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八首 其八

宋代郑思肖

独闭衡门坐,无言意极长。赤心怀赵日,绿鬓染吴霜。

火正当阳地,风来自午方。连宵验天象,心宿炳明堂。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亭怨慢

近现代谭献

又消受、江枫低舞。几遍清霜,落红盈路。返照苍茫,乱山憔悴黯无绪。

怅花吹絮。曾目送,春风去。往日倚楼人,早领略、芳容愁苦。

薄暮。望昏鸦宿雁,却向隔城烟树。长亭载酒,道休负、别时言语。

记得是豆蔻梢头,怕回首、寻芳前度。奈一晌停车,林际叶声如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唐代刘禹锡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三

宋代汪炎昶

铿锵国风始,孰云堕微茫。祇今寂寥中,满耳犹洋洋。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清代吴锡麒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婉约 伤春 感叹 时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四首

宋代苏轼

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
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
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得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都官知随阳君自蜀守为计倅既而出郡

宋代宋祁

栈道回忠驭,牢盆干计赀。文书三署草,兄弟五常眉。

遽尔分符竹,欣然捧诏芝。疾驱关外传,奉引汉东旗。

夕月同离恨,春膏遍我私。他年五君咏,应记阮咸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冯

宋代周紫芝

上尽西湖几翠峰,偶依征驿度边风。遥知载酒寻山句,尽入弯弓落雁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壁

唐代杨凝式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