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题多景楼

宋代郑思肖

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望西忧逆贼,指北说中原。

粮运供淮饷,军行戍汉屯。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诗十首 其七

魏晋庾阐

乘彼六气渺芒。辎驾赤水昆阳。遥望至人玄堂。心与冈象俱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胡季昭

宋代李庭芝

玉李当春孟,公书以讣闻,
但期同气骨,不作异乡坟。
岂料鳞音后,俄传蝶梦云。
想教宁越水,恨不识朱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写神吴子可

宋代易士达

不数僧繇只数吴,丹青纪出活形模。
问君写尽人多少,写得人心一片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仰止对奕限韵 其二

明代边贡

十年曾读烂柯文,几叩玄机思入云。水战忽看春及暮,火攻尝到夜初分。

深怜诡道时乘我,不分赢筹日在君。欲把兴亡付沈醉,浃辰多病谢芳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驰应城

明代田登

午发刘家隔,黄昏入应城。暮烟渔火暗,秋色野帆轻。

雁阵西风夜,星缠南浦晴。远心簪冕挂,扰扰负平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宋代吴潜

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有底欢娱有底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京纪行诗 其六 赤城

元代胡助

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土异产灵瑞,永宜奉天明。

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触热此经过,忽看风雨生。

平原走潢潦,河流浩新声。斯须即开霁,灿烂云霞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元二年二月八日陈子善范昭甫同游虎丘四首 其四

元代朱德润

野色空濛锦鴂啼,东风吹雨湿罗衣。一堤芳草花开遍,落日马嘶人醉归。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