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代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感慨 人生 坎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黄钟宫”。二十七字,两平韵,三仄韵。
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市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与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金络头:精美的马笼头,代指功名。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一边冷眼旁观,沉醉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此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重阳节,这是黄庭坚生前最后一个重阳节,因此此词堪称词人的绝笔之作。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第268页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26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六 云门舞

南北朝庾信

献以诚,郁以清。山罍举,沈齐倾。惟尚飨,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 其一 降神用《太安》。六变。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四灵晨耀,五纬夕明。风云晏和,天地粹清。灵兮来迎,灵兮来宁。

启我子孙,飨于纯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曹娥庙

唐代赵嘏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飗惨暮云。
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一

明代邓云霄

鹂黄札札弄金梭,织就花丛似绮罗。游遍六宫催秉烛,春光九十本无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宋代黄裳

正行佳处且休移,水绿山青欲染衣。芦苇汀洲鸳鹭渚,斜风细雨不须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石岩

宋代徐照

一石入遥天,千峰叠在前。
人行不到处,仙去未多年。
窦暗云生像,檐斜日照泉。
皇朝宣赐物,弟子尚相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一

宋代薛季宣

一阳萌动黄宫下,正是寒威合海时。闭户先生莫惆怅,雷行龙跃定前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 其四 题龚静照鹃红稿

清代尤侗

鹃红稿。静照恰同清照。最是销魂新句好。回身将梦抱。

叵耐氤氲颠倒。彩凤教随乌鸟。晓镜画眉添懊恼。红颜祈速老。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