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狂夫作客游燕都,卜居亦在城南隅。侯门怀刺不解趋,颇笑阮藉悲穷途。
故人为郎调绝殊,荆玉出璞今方须。怜才稍惜南海珠,岂有照乘堪前驱。
深更遣迎走宛驹,从以貂帽双胡奴。明月在裘雪在须,开筵兽炭红满炉。
宜城有酒不用酤,雕盘络绎出中厨。高情卜夜且欢娱,黄金那问有与无。
城头吹角惊栖乌,酣歌更劝倾百壶。竹林二客宁得俱,宾主能饮兴不孤。
青骢御史芸阁儒,何如高阳之酒徒。他宵良会尚可图,开尊莫惜招狂夫。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