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宋代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生于两鬓,即便随意地将菊花插在头上,花也应该感到被羞辱了吧。天色已晚,(我极目远望)直望到白苹烟尽之处,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
不知你是否安好?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只能空白怨恨那时聚时散的白云,青鸟在其中隐现。你在风中懊恼不已,一片芳心,两叶柳眉,怎能禁得起闲愁呢?情到不能言说之处,只能付与那东流水。

注释
木叶:即树叶。后世常以此写秋景,兼写乡思。亭皋: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羁旅的愁思和对妻子的思念。上阙首尾写景,中间穿插议论。秋景自然引发乡愁,‘‘庾肠”、“皤髻”等连续用典,悲叹年华已逝。下阙写妻子思夫,想像对方思念之苦。结尾“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更是悲苦之极。

  上片落笔写景,首先点明季节。“木叶亭皋下”三句,写时近重阳,树叶纷纷飘落到平荡的水边地上,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这种“捣衣”之声,最易引起闺中少妇对远方征人的痛苦思念。而远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为自己捣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温暖。这里“木叶”“捣衣”连用,不仅写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为全词烘托出萧瑟凄清的背景,而且为下面的词意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奈愁入庾肠

  

创作背景

  这首《风流子》是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从词中用语“重阳”“捣衣”“庾肠”“潘鬓…‘锦字”等来看,可能是作者因坐元韦占党籍,被贬外州时思念妻子所作。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 .宋词鉴赏辞典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1 :523-525 .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24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七 修禊亭

金朝李俊民

相唤相呼上巳游,国人无日不思周。近来烽火遭三月,那得闲杯逐水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王夫人

宋代王庭圭

忆昔诸郎从板舆,当时人物渡江初。蓬莱阙外双飞鹤,葬会漳南数郡车。

魄已成仙归阆苑,儿方着足上云衢。紫微即日趋严召,八座无因问起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三

宋代周文璞

蒋家兄弟清古,著书互相推宗。抟土划沙戏剧,穿岗度岭从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佐藏之温陵

宋代刘克庄

蔚郁相门望,新书在所衔。
昔随翁出宰,今见子封男。
大录鹜行至,遗民马首参。
击鲜良不恶,何日返槐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明代岳正

十载寻真到汉江,偶因请佩识旌幢。齐奴不吝珠三斛,雍伯全拼璧五双。

琥珀梦浓贪伏枕,璃琉光冷怪当窗。鸾胶祗是仙家药,续得冰弦胜玉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三山奇观图

明代王恭

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茆于此中。

荒城野水行人度,细柳青榕旧宫路。浮世空歌逐鹿时,断矶不辨屠龙处。

忽从图画见三山,正在无诸故垒间。丽谯官署人烟积,塔庙琳宫野照閒。

琳宫塔庙相辉映,平远清泠海天迥。落叶霜传鸟外钟,垂萝月隐烟中磬。

东城西郭骑纷纷,旌节朝朝候使君。谁拂尘衣访仙迹,独淩三岛望孤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中次韵有怀伯文 其二

明代唐桂芳

愁心却似沧溟水,流遍东南日夜深。好客俱登青琐闼,老夫只诵白头吟。

龙潭雨足须乘舫,鹿苑风清或抱琴。光景不殊人世换,几家隔岸柳摇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 其三

清代黄遵宪

毕相伊侯久比肩,外交内政各操权。抚心国有兴亡感,量力天能左右旋。

赤县神州纷割地,黑风罗刹任飘船。老来失计亲豺虎,却道支持二十年。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