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宋代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
香烟袅袅,梦魂恢依。天涯寒意散尽,我减下春衣。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

注释
思越人: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鹧鸪天》、《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紫府:紫色象征华贵,皇宫、仙居皆可称紫府,此处指整个东京(今开封)。“放夜”:解除夜禁。
步莲:步莲,形容女子步态优美。秾(nóng)李:形容女子貌美如秾艳的李花。

鉴赏

  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他们亲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

  

创作背景

  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的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   

参考资料:

1、 (清)朱孝臧编选;思履主编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超值白金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2 :202页 .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10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二十七

清代瞿士雅

何处如今更有诗,寒鸦缭乱叶红时。

残云带雨风还急,败柳凋花松不知。

幸有琴书堪作伴,任他霜雪苦相欺。

不然何故狂吟咏,烧竹煎茶夜卧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招山僧

唐代白居易

能入城中乞食否,莫辞尘土污袈裟。
欲知住处东城下,绕竹泉声是白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秀才晦庵

宋代徐积

山有武夷,水有建溪。有猿有鹤,有庵可栖。有庵可栖,云乎不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厚卿饮西湖时小侄同赴

宋代韩维

劳生从宦意多违,常恨交亲会合稀。父子相随今不间,主宾交错暮忘归。

微波稳送兰船度,迟景徐看玉斝飞。尽日清欢犹有憾,无人为唱缕金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靖安八咏 其五 赤乌碑

明代如兰

紫髯奋江左,建业开宏图。赤髭入吴会,重玄启浮屠。

鼎足久矣折,石年犹赤乌。雄文没渊底,照耀骊龙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路中

明代释函可

石头曾共典寒衣,五月光分几雁飞。前路烽烟愁正剧,一春花鸟愿多违。

还家莫话沧桑事,迟我常开夜月扉。江水茫茫悲倦翮,何时同采故山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团山登望

明代李梦阳

团山当县口,石壁对朝饶。日静湖波敛,天低岛色遥。

风云馀霸气,吴楚混前朝。秋水年年落,英雄恨不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苏州 其一

明代刘基

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