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代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议论 讽刺 感叹 人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赏析

  这首《满庭芳》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失败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也生动地刻画了词人愤世宿和飘逸旷达的两个性格层次,在封建社会中很有典型意义。

  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功名利禄曾占据过多少世人的心灵,主宰了多少世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它构成了世俗观念的核心。而经历了人世浮沉的苏轼却以蔑视的眼光,称之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著甚干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虚幻。这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蝇营狗苟尘俗人生的否定。词人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

  

赏析二

  严羽讥弹宋人“以议论为诗”,有一定道理,苏轼就好在诗词里发议论。但是他多数作品能作到情景并行,而不是一味叫噪怒骂。这首词就是以议论为主的典型例子。其实,看词主要不是看是否议论,而是看议论得好不好。这首词议论得很好,胜过读一篇议论文。

  此词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

  

创作背景

  这首《满庭芳》词作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词中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看,须是苏轼受到重大挫折后,大致可断为写于贬于黄州之后,当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三年)之后几年内所作。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03-604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呈德厚宫主先生

宋代王伯淮

九锁松门夜不关,蓬莱分境到尘寰。
仙风鹤驾来天表,白昼云旗下世间。
古洞得泉消俗病,名山有芭驻童颜。
何当常对先生面,愿借飞凫日往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过印度山居

明代邢昉

林空苔径浅,残叶犹在树。杲杲日出微,披榛得樵路。

暌离越寒暑,容色各惊顾。我疑子更衰,子叹我非故。

所求在衣食,屡别寡欢聚。有酒几共斟,无生良足慕。

冥心投寂乐,积想旷幽素。寒溪更相送,汩汩流泉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 咏石

明代张肯

径庭掩尘踪静悄,雨长苔痕缭绕。行处不妨花,容我醉眠偏好。

休扫,休扫。待积落红多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偶桓

养疴卧丘樊,庶得脱尘鞅。三径日就荒,行乐倦还往。

荆榛既蕃芜,荼蓼亦滋长。幽兰独憔悴,况复缠草莽。

不因馨香发,岂获君子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山歌 其六

清代吴性诚

自顾庸才忝斯土,未然弛禁疏防堵。笋舆冒雨入云山,事后勤劳恐无补。

溪回路转骇蚕丛,羊肠叱驭笑笼东。敢辞险阻勾留苦,仗剑横扫魑魅空。

莫认蓬莱可访仙,荒烟蔓草翠微巅。白云欲晴黑云雨,鹧鸪啼声到耳边。

治人治法难俱得,大东小东堪叹息。苍生霖雨不相逢,救死攘敚谋衣食。

兴言至此颜厚有忸怩,试听枝上子规心恻恻。寄语番奴休杀人,杀人天谴不可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七叠韵答伯瑶

清代丘逢甲

真龙不舞假龙舞,缸中蛇医哀叫雨。黄尘眯天不得语,城门昼闭法何古?

阳愆阴伏愁煞人,梨花九月方偷春。不须苦说五行志,且共料理千秋身。

江上方期与君遇,何意遇君祗诗句。得诗喜与得雨同,笔端兀挟风云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塘怀古

清代朱绶

铁骑常嘶薄建康,论和议战总沦亡。鹳鹅春散将军垒,蟋蟀秋开宰相堂。

海上孤儿沈赵氏,梦中故土索钱王。须知天意成南渡,民岳山先号凤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胡宋珏以鲻饷酒席上酬短句十二韵

清代姚燮

大鲻大如臂,小鲻如指长。升槃和葱醯,其气蒸蒸香。

老饕熟鲜食,似此曾未尝。嫩有晚桃色,腻若春鹅肪。

侥倖天生珍,填我枯涸肠。继酒不辞再,停箸还筹量。

朔风浩无垠,万物皆蛰藏。颇怪渔网严,搜括穷泽梁。

昨傍沙觜云,掉尾犹徜徉。身世有危险,意外谁能防?

是以古哲人,践命在守臧。愿君为灵鲲,去作天池翔。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