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

宋代苏轼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

清代戴梓

携儿投辽东,嘤咿甫三月。汝母泪不乾,哭久变成血。

相逢尽路人,有苦向谁说。囊无金错刀,饭啜糠秕屑。

腹内长苦饥,乳脉久乾竭。俯视怀中儿,不如弃沟辙。

患难身莫保,安能育尔活。断绝骨肉恩,免使遭磨折。

捧看几周回,骨相诚英物。头颅圆中规,额比成人阔。

啼声侔钟鸣,双目剪秋月。尔我遭坎坷,抚弄亦怡悦。

况昨初生时,梦兆卜休吉。天属系人心,欲舍终难割。

迨至四五龄,居然若老成。嬉戏不侮虐,不作孩童行。

欣闻邻家子,早暮有书声。索母为教读,母教无多经。

数教数能诵,喜跃矜其能。我为饔飧累,日夕勤笔耕。

不能自训迪,诬以他人凭。横暴遭恶族,惨掠如仇雠。

冀欲陨其命,遂彼阴毒谋。尔母闻奔救,急痛心若抽。

母子相持抱,涕泣不能收。性命虽脱免,郁怒瞢双眸。

十载不见物,悔恨无时休。计年已十五,视物始能睹。

黾勉为延师,劼毖历寒暑。操觚试为文,颇能驱陈腐。

十七入黉宫,文名声楚楚。精进正斯时,家贫缺修脯。

勤惰任尔为,避喧栖梵宇。裹粮既无多,枵腹勇难贾。

几日复归来,饥瘦面尘土。抚诘心内伤,双泪落如雨。

救死真不赡,岂复望延祜。已分覆巢馀,黄口无振羽。

尔能体我心,愤无激艰阻。死灰冀复燃,瘁极不言苦。

穷老望儿兴,酸心难备数。今幸捷南宫,惝恍浑疑梦。

喜极反生悲,往事撄心胸。忆尔在母腹,惊怖遭陈凶。

堕地随远配,屡困卒能通。机兆应不绝,无乃尔是钟。

自待勿菲薄,负荷在尔躬。我老复奚望,甘心此地终。

故乡岂不思,此事关苍穹。努力建名业,昌我北地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闲咏

清代胤禛

苑柳千条拂地垂,红尘飞不到轩墀。炷余古鼎睛烟袅,题罢长笺昼漏移。

松影参差摩诘画,禽声上下浩然诗。遥空喜见浓云合,恰是吾民望雨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明代杨巍

京国别多日,故乡重会时。青囊术益妙,白社许相随。

鲸海波涛在,人寰岁月驰。那堪又北去,风雪正离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怀六首怀方侯也 其五

明代孙绪

古有阳亢宗,催科考下下。迢遥千载馀,谁是同心者。

村落肆追呼,庭堂事楚槚。穷途哀哭声,肯念鳏与寡。

平生悬河辨,遇事噤如哑。块然坐书堆,独有泪盈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怨十章 其一

明代程敏政

黄花半老清霜后,忆弟看云白昼眠。妙质不为平世得,悠悠生死别经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顾益卿见过同邵长孺小饮因怀陆无从

明代欧大任

雪后西来一骑过,故人尊酒慰蹉跎。但传筦记萧咨议,谁念楼船马伏波。

燕市风尘愁欲去,竹西歌吹问如何。士衡入洛无消息,长听柴门白玉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岸山观用前韵

宋代蔡戡

病足蹒跚好罢休,又登绝顶故迟留。
霜明枫叶红如染,露挹岚光翠欲流。
远目无穷休更望,赏心未足卜重游。
超然胜绝非人世,疑是身居麟凤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 并序

清代姚燮

清趣谁寻到。有癯仙、低吟拥鼻,自抒幽抱。冻雀窥窗斜日下,渐紧隔墙风筱。

却搀入、爬沙声好。小剔寒篝呵冻笔,代东君、力把阳春造。

消息近,有童报。

开门忽见千山皎。尽茫茫,下无行踪,上无飞鸟。何处佳人垂素袖,来向低檐索笑。

却荡得、芳情绵渺。且与鄱阳姜石帚,赌暗香疏影新才调。

帘外鹤,和清啸。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