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写花 写人 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着奔跑的马来看花开了没有,人和天地迫切地等待花开不容易,打发蜂婢莺使千方百计、不厌其烦的来回探看,人们扳手指计算,再过几天到清明、谷雨时就该看见花了,但到时候仍看不见花呢?
卢郎到了老年还多情,一夜之间就用剪刀把刚开的花减掉,在酒宴前还要面对着断肠花,人会流泪,花也不想被人摘去,到了第二天酒醒的时候就会看见花已经落了一地。

注释
天仙子:词牌名。唐教坊舞曲。
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这里指及时开放的鲜花。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时当阴历三月,是牡丹花开的节候。

创作背景

  张先是北宋词坛名家,亦富诗才。晚年与通判杭州的苏轼有交往。苏轼《诗集》卷十一有诗《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一首,用张子野的故事讽刺张先晚年买妾,诗编在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月,本词应当与诗作于同时。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1日:164-166

赏析

  上片写寻花,以喻张先千方百计物色美妾。词中作者纯用比兴,没有用一字道破张先物色美妾这件事实。那个“走马采花”者,即指积极物色美妾人选的张先。“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则写张先的千方百计与不厌其烦。这些比喻性的叙写,很有些漫画化,带有某种讽刺意味。此外,说出“人与化工俱不易”这样的冷唆语,对“谷雨清明”这种花开时节,又说是“空屈指”,清明、谷雨时本来是鲜花盛开的时候,然而这个季节却看不到花,体现了作者这一现象的惋惜之情,其中也不无讥嘲的成分。人的“不易”,表现于“走马”来探,在“屈指”计算哪天是清明和谷雨。化工的“不易”,表现于打发蜂婢莺使千绕百看。这里置“谷雨”于“清明”之前,是为了适应词的平仄规律,《天仙子》第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军官

唐代王翰

上将临戎拥碧油,营屯万灶驻貔貅。身轻百战勇无敌,威重三边功最优。

刁斗月明严警夜,兜鍪霜冷正防秋。归来拟挂封侯印,图画凌烟阁上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侍中夜集诗

南北朝吴均

抽兰开石路,剪竹制山扉。文沦见绿水,参差隐翠微。

西山采药至,东都谢病归。纺毛织野服,缝芰作山衣。

欲知三青鸟,檐上素云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参寥游京师

宋代毛滂

青鞋布袜脚腾腾,行住湖山自满膺。
朝日已升天晧旰,秋风犹弄鬓鬅鬙。
道逢京尹聊须避,坐列诸王傥可登。
认取参寥泉上月,绿烟开处在觚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除夕晚眺二首 其二

明代郭之奇

日月相穷引岁除,古今元会复何如。时光有意同消息,物象何心自卷舒。

举目新亭依故国,伤心流水向归墟。独怜千载逢新甲,尚许三冬一夜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章桥遇雪

明代释今无

粉作山河玉作亭,毡衫湿透欲成冰。尝疑海市光难似,却过章桥落未停。

青映乡关长见树,白连天地不藏僧。北风一阵吹还起,鸾鹤烟霞梦未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嘉峪关作

清代施补华

健儿佩弓刀,骏马施鞍勒。问君将何之,遥遥温宿国。

皇威轶汉唐,郡县分绝域。开济谅非才,劳役宁敢恤。

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

悲风浩浩来,瘦日荒荒出。登车一顾盼,凄然天地色。

亲朋道旁揖,去去语言塞。有泪忍不流,百病搅胸臆。

咄哉丈夫雄,作此久凄恻。区区万里怀,未许陈班识。

干戈惊吾民,相与事休息。下服诸戎心,上扬群圣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

宋代梅尧臣

雨发雷塘不起尘,蜀昆冈上暖先春。
烟牙才吐朱轮出,向此亲封御饼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白香岩县丞

宋代王之道

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
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
香岩之风清可掬,终日哦松适幽独。
愧我无能老杜门,何时一笑披青云。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