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歌

宋代苏轼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蓬莱阁 俗秦楼月藏头 折起水字

金朝王哲

溟漠。今忘了登飞阁。登飞阁。人自省,身居银廓。能俱养灵丹药。槎稳驾销诸恶。销诸恶。头一点,肯教牢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铜瓶歌为赵广文生日

宋代萧立之

平生爱此双瓶古,千里携持走尘土。滑如女肤色马肝,间著花枝相媚妩。

鄞江博士诸王孙,无毡坐客今三年。群仙招手唤归去,紫薇怨杀春风前。

华堂此日春风酒,顾我羁穷无一有。发囊得此双铜瓶,啄诗包裹为君寿。

瓶之体兮正而不阿,瓶之质兮朴而无华。虚中不足称储粟,汲冷涧水供煎茶。

此君清苦于君似,拟人以伦正如此。相看一笑姑置之,金石结交从此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去好

宋代郑起

归去岂不好,平田带浅林。
春猿鸣雪涧,晴日上云岑。
世久无鸣犊,时当学展禽。
吾生今老矣,梁父岂能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陈同盟

明代张家玉

国破家亡事两伤,孤忠羡尔铁肝肠。盟心共信真豪杰,戮力同驱假犬羊。

激烈刚风生凛凛,从容正气死堂堂。独怜奇计人空老,誓报如今只子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长歌答许左史殿卿兼伤李廉宪于鳞

明代谢榛

梁国仙才许长史,别来神会书千里。书中泪渍尚盈纸,旧交为失沧溟子。

眼前勋业逐流水,百年行藏半日诔。足踏天风超騄駬,山岗振裂叫虎兕。

要夺精华与骨髓,秋风细咀黄金蕊。正色染心陶令是,石火铁铛煎凤嘴。

文辉灵液岂徒耳,海右茫茫联步屣。终童请缨那可恃,伏生传经竟老死。

地胜时平磨崖纪,鹊湖清浅映芳芷。丽人桂棹空自舣,伫立亭亭思靡靡。

不见马援南征载薏苡,存殁无言净秋水。西署为郎谈义士,鲁连排难宁专美。

龙也楠也一梦里,欲达哀情托山鬼。九泉有知长已矣,薄暮下帘独隐几,冥冥莫测造化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月怀明卿二首 其一

明代宗臣

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相思惟有长安月,拾得婵娟难寄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游宣城先寄贾太守侍御用李白寄崔侍御韵

宋代郭祥正

峨峨敬亭山,玄晖有佳作。贾公乃后身,风流今与昨。

豸冠触奸邪,分符宛陵郭。江湖暂徘徊,烟霄必腾跃。

予方卧閒云,时或乘皓鹤。水缩龙蜃归,霜清天宇廓。

安能坐陇亩,凄凄眷藜霍。陈蕃有虚榻,黄埃侵断索。

能如汲黯直,定许季生诺。往哉不可失,行闻还凤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庭善庆堂置酒小诗寄之

宋代孙觌

幽绝小蓬壶,参差见画图。乱青山四出,一碧水平铺。

洲蕊红相照,沙茸细欲无。莲房骈百子,橘圃聚千奴。

布谷休催种,提壶且劝酤。楚腰飞燕燕,秦缶和乌乌。

便旋惊回雪,连娟引贯珠。西风催画鹢,落日咏骊驹。

浩荡川原隔,惊呼岁月徂。寥寥清夜梦,直拟控抟扶。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