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542篇诗文
时事百忧逼,放下还全休。况兹得归来,驾言值高秋。
罗浮两股合,猿鹤故悠悠。天末金飙起,嶂外浮云收。
诸生夙同约,四美兼来遒。仰止山愈近,步步从公游。
始入朱明庐,载陟青霞丘。层楼敞明觉,盼远舒长愁。
越宿瞻天华,藻蘋荐前修。四贤可五七,志愿刚应酬。
仙人煮白石,至坚亦能柔。为山始一篑,峻极何足忧。
天涯行人苦幽独,东望万山舒远目。万山随水俱奔海,海气吹山转平陆。
我家正在虞帝城,四边陆海群峰青。晴窗读书长日静,沃野种稼三秋登。
隐居自可忘人势,何用必酬弧矢志。起从中朝贤俊游,天地无情遭乱世。
横经吴枝将自□,改服为掾百不堪。绿线那能补君衮,微禄未遂供亲甘。
悠悠念此忧心捣,出山何如在山好。昨夜春风过客轩,故园书舍生芳屮。
梦想当年幼学时,得读父书缘母慈。母今发白书满栋,芸落蠹生谁晒之。
行囊千卷遭邻火,清昼焚香忍閒坐。下帷董子古所闻,阅肆王充今岂可。
岁行三复少二年,目力心思不及前。更添六载为四十,一字未成真可怜。
况我虽云从宦学,抚迹安知非拓落。敢慕籍通金马门,分无功画麒麟阁。
綵服惟思觐老亲,山中耕读返吾真。自馀万事一莫问,社稷安危归大臣。
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客来又议鬻其一,父母不忍听儿谈。
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
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大儿行泣小儿随,道旁观者皆呜咽。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