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觅俞俊笔

宋代苏轼

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
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叠韵柬赵总叔

清代魏锡曾

六旬阿母陷虎口,嗟我妇子日聚首。披缁耻就窣堵波,静俟鬼伯歌《薤歌》。

鹃啼血出不可拭,乌鲗遭风仍吐墨。横流何止叹王尼,楚词那敢希唐勒。

昆仑琵琶俗学驯,更受要道知无因。通儒愿勿作奇士,舌挢群惊秦越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康老人洽

唐代戴叔伦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一篇飞入九重门,
乐府喧喧闻至尊。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
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不脱弊裘轻锦绮,
长吟佳句掩笙歌。贤王贵主於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
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青门几度见春归,
折柳寻花送落晖。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尔来倏忽五十年,
却忆当时思眇然。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陌头车马共营营,
不解如君任此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县八景 其六 洲渚流芳

明代张士猷

沙岸分洲渚,清溪浸绿芜。有时翻鹭羽,深处浴鸳雏。

细雨流芳芷,春风长嫩蒲。閒情谁会得,天外集双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同年郭鹤野还朝四首 其二

明代王禹声

清灯寒夜共围炉,春月关情酒百壶。君去我留岑寂甚,独看灯月影犹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次登台望虎丘诸山

明代祝允明

乾坤双眼一空亭,山色能令五马停。鹿苑尚衔吴子艳,虎丘重对白公青。

烟消碧落千峰出,月浸严城万户扃。不但登高能赋事,四郊因省荷锄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沈青平斋限韵 其一

明代袁宏道

霜月寒冲瓦,松风夜入炉。丽歌飞楚雪,方语杂吴都。

閤里藏幽鸟,花间命女雏。一窗云气冷,白水对清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濠上楼书事寄襄武桢卿有开伯友诸子四十四韵

明代伍瑞隆

杀气朝方急,严城昼不开。莫鞭龙卧起,空阻雁书来。

山涸秋声壮,时危画角催。关河生暝色,楼阁长氛埃。

祈祷终何事,风云不可猜。恩深馀祝网,俗薄死通财。

巷哭闻新鬼,城呼吼夜雷。千霄定东海,为祟几台骀。

菜甲盘仍薄,茱萸径自栽。登临看共废,节序感难裁。

问俗谁堪贡,惊心颜欲颓。腥膻蒸日暗,愁怨郁天灾。

马上悬金去,城隅演法回。要离有荒冢,巫女失阳台。

独坐弹孤剑,忧时咏七哀。更闻有师命,特地选雄材。

十里骄封豕,千夫拥渠魁。动廑专阃虑,争效请缨才。

毒露笼鸢堕,戎车陡象豗。传宣定壮伐,早晚发衔枚。

感此初愁绝,俄听转怪哉。锄奸虞径窦,捕吏起灰煤。

搜索穷鸡犬,经营遍草莱。地灵纷震荡,马足信虺尵。

出没留名姓,株连或稚孩。在焚那是玉,遭劫总成灰。

客至惊相问,人归惘自摧。民生良已苦,天网未曾恢。

我亦逃虚者,难忘枯草荄。因思故园侣,相对菊花杯。

诸弟原同调,三何本旧陪。论心对冰雪,高咏破云罍。

词好应黄绢,虹光自上台。美名孤建邺,定论厌岨崃。

刻烛珠争落,同舟锦并堆。一时齐谢病,三径掩苍苔。

往事空如梦,中流累溯洄。风尘嗟独远,猿鹤易相推。

残炎疏园柳,新霜变洞槐。我心自兹折,君驾岂应回。

性褊难新好,家贫只薄醅。有诗过濠上,无事到城隈。

得句题修竹,怀春辨早梅。此时遥念我,能不陟崔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藏楼杂诗 其三十三

清代郑孝胥

万物役于人,见用乃为贵。是岂万物情,诬之因自遂。

试看鹤乘轩,孰与翔天外?惟人有殊性,徇意终不悔。

少游与文渊,两已适相背。平生吝轻掷,老去若可弃。

每思犯至难,头璧誓俱碎。惜哉时无人,谁解赏雄概?

楼头意万里,缩手久不快。倚阑更小留,安閒故常态。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