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昔玄圣,有子过庭。学礼学诗,诏之丁宁。面墙之窒,繇不知味。
亲能使学,不能使嗜。观于德容,听于德音。咏歌周旋,实悦我心。
邈乎千载,圣往言在。舍而不求,匪罔斯殆。畏友翚父,穷经笃行。
既有诸躬,思贻厥成。既菑既畬,俾稼之食。既畋既渔,俾鼎之实。
作堂高明,曰子远来。吾经在兹,远其味之。始予虚羸,匍匐来食。
茹草饮水,以禦朝久。穷人得归,自我父师。俛焉斯文,老至不知。
煌煌灵芝,如彼嘉玉。薄言采之,在彼中谷。南阳之人,来詹来言。
君子岂弟,宜其后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436篇诗文
楚人谈匡庐,越人谈天姥。何如对此云山图,为我胸中洗尘土。
山青青兮云英英,树苍苍兮泉泠泠。小桥曲径数十转,百亩石田如掌平。
茆屋参差出林罅,鸡犬声中杂人籁。鸭舌沙头竹叶舟,紫蟹银鲈不论价。
何人拖屐吟松风,应是劳劳办诗债。我惭诗债百不酬,久无清兴笔亦羞。
看此图中堪避俗,可能借我三间楼。有楼可借不数住,微名羁绊何时休。
固不学东山之安石,亦不敢望南阳之武侯。钻研章句咀陈腐,独慕万古情悠悠。
行当了此念,拂袖寻浮丘。青鸾白鹤许我驾,飘然径入云山游。
匡庐天姥有佳处,处处小住三千秋。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