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因为是严秋时节,院里的荚蓉树已开始凋零了,院落里的花草上也匀匀地洒上了一层白霜。华美的楼阁上,我们靠近而坐。主人频频斟酒,不让杯子有空的时候。外面秋风呼呼,吹得绣帘吱吱作响,可满屋子仍然散发着惬意的香味。
她用纤长的手指,慢慢弹着饰有白银的古筝,弹累了,手冷了,就在手炉上稍稍取暖休息。尽管岁月已到了秋季,万物凋零了,可她的脸上似乎还留着春天的颜色,红艳艳的,其实那是酒后红晕啊!
注释
秋容:秋光,秋色。
芙蓉:此指木芙蓉,秋季开花,湖南一带多栽培。
匀:均匀。
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
词的上阕,重在描绘时序和场景。时当秋深,芙蓉院里,秋容已老,一派衰败之象。庭中小草也已枯黄老死,上面凝聚着颗颗霜花。“匀似剪”,谓草上朵朵霜花,十分均匀,好似剪裁而成。此句盖化用李贺《北中寒》诗:“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接下来两句,交待场景。仕途蹭蹬、宦海沉浮的词人,在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时,竟受到热爱其词的义妓母女的尊重,引他上西楼,还盛情相待,迫近而座,清歌侑酒,使词人内心获得了片刻的安慰,所以,在当时楼上众多的物象中,惟有那“风压绣帘香不卷”最令敏感的词人动心,最为他所注意——这清歌妙吟的西楼,成了他疲惫身心的避风港。
下阕由景及人,着笔描写为他弹琴哦词的义妓。由于敬慕词人,对其所作“得一
参考资料: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84篇诗文
玄景閟灵曜,朔风中夜兴。积雪寒且洌,对之烦虑澄。
薄言溉鬵釜,可以燎与烹。丹垆含青光,朱火赫已升。
微阳外销铄,固阴无久凝。腾鼎异玄醴,崇觞侔大羹。
中座列嘉荐,凛然怀抱清。岂无一樽酒,酌我友与朋。
荒宴古所诫,洁修今见称。永怀濯其秽,庶以谐高情。
步入西园中,三径被苔藓。瓜叶尽绵蛮,归心欣欲展。
老圃为我言,此乐良不浅。瓜田初辟时,滋蔓甚繁衍。
子母互钩带,陆离灿朝睍。凿破水晶寒,琢成红玉软。
远产珍先时,岁输例常典。
胜游得胜士,欲济得健橹。如此正自佳,宁论晴复雨。
徐行看前山,云气互吞吐。借我乌藤枝,急奔青莲宇。
跋疐良亦疲,籧篨可能俯。呼酒酹此脚,一笑失枝拄。
吾怀已旷然,阿香殷馀怒。床敷相对睡,不暇参佛祖。
晨光报新霁,生色浮宿莽。诸峰忽自献,颇自作眉妩。
绝顶瞰具区,勇往不可户。而我跛躄者,迟钝谁比数。
窘步竟难陪,内热生心腑。庞通远相要,渊明喜欲舞。
篮舆叩隐庐,趺坐直香缕。四士苦未还,踏破辛夷坞。
俱是青云客,那得薄圭组。新笋甜如蜜,新茗白胜乳。
山灵倘见容,吾欲老兹土。预愁下山去,尘事纷旁午。
试问白木镵,何如长柄麈。他日蒙菜把,终当作地主。
此翁无乃痴,紞如已五鼓。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