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李纲写的七首咏史词之一。是写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藩镇(方镇)割据的史实的。唐代自安史之乱开始,各地节度使势力逐渐强大,拥有自己的政权、兵权、财权,每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俨然独立王国。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统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这种割据一方的方镇之一。
上片开始三句概写方镇之祸。一针见血地指出,晚唐各地方镇之所以飞扬跋扈,其原因就在于朝廷姑息养奸,容忍迁就。唐代节度使本是由朝廷任命的,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不由朝廷任命,自行决定父死子继,或由节度使的权臣继立,再由朝廷于事后在形式上加以追认。这种追认也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唐肃宗以后的皇帝大多是这样。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1615篇诗文
我本可笑人,略已近俗士。侵寻久未觉,大似城门轨。
永怀北山路,相去不容咫。云烟迷旧隐,鸡黍误幽子。
极知田二顷,足了仕三已。世缘成错料,悔不妻法喜。
只今无置锥,四海寄生理。因循插手版,俯仰邺城里。
朝来对爽气,或以古人拟。颇复废将迎,陶泓弄幽泚。
翩翩取自适,岂问书费纸。推移从短檄,此念初不起。
园林齐地近,人物何郎似。无因睹白雉,漫自手弓矢。
任侯十年旧,邂逅慰行李。新诗多态度,誉我伤溢美。
君才老益豪,笔倒三峡水。我将观浩渺,万事问伯始。
是间好看客,风味化邻里。亦知崔亭伯,更欲就砻砥。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