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九峰下,跬步临胜境。循除环佩声,满庭松桂影。
宦游阻幽寻,每若龟引颈。十年旅京华,万里走闽岭。
归怀寄清梦,投檄期子请。向来兵火作,此地偶无警。
馀生集百忧,负郭耕二顷。新交浸已疏,旧学谋复整。
功名一灰灺,毁誉两蛙黾。抱拙与世违,退缩甘远屏。
杜关绝外游,但欲俗缘省。兹山乃故人,雅契相与永。
登临富泉石,采掇足芹荇。下瓢酌甘芳,日汲谢瓶绠。
胡为久不到,有愧稚川井。仲弟绝俗姿,好勇先我骋。
新诗纪清赏,得句颇彪炳。艰难见鸰原,岁月侵晚景。
相期老丘壑,不复叹土梗。梁溪寒可渔,蓑笠同舴艋。
宁如六一翁,终日思汝颍。方兹筑吾庐,跧伏念前眚。
面山开小阁,制度阒深靓。山气日夕佳,爽致当共领。
夜久霜露寒,星月光囧囧。冷然欲御风,岂惮广寒冷。
邻钟韵更幽,皓鹤唳方儆。深炷一炉烟,宴坐得三省。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1615篇诗文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慨慷。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
老骥志千里,游子怀四方。岂知辕下驹,局促徒悲鸣。
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
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救荒岂无政,何能补流亡。
秋高胡马肥,徵师守边疆。行者犯锋镝,居者供糇粮。
遣使出监护,冠盖恒相望。未闻奏捷功,声势徒张皇。
君昔在郎署,明刑凛秋霜。仁声久洋溢,远追于与张。
兹行定高擢,指日登岩廊。愿弘济时具,拯斯昏垫民。
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丈夫得行道,离别何足伤。
海气结,海市出,蓦地浮云耀金碧。初见云霞互明灭,陡然一起画图列。
市中楼阁何玲珑,排空雉堞气郁葱。素珠泣鲛客,赤仄抛海童。
珍宝纷呈莫名妙,惜无书卷高栋充。但见如山奇贝罗龟龙,龙子龙女争青红。
市东宝马多雄骏,健儿飞鞚何腾躏,龙伯耀武跨隐驎。
市南龙阙高嵯峨,依稀袍笏揖让多,蛟鱼鞠躬听玉珂。
市西市北红楼影,鳜姿水母华妆靓,珊珊游戏凌波冷。
鸳鸯沈水比目浮,帘动春风梦未醒。奇绝苍茫市之尾,窣堵波倏矗天起,僧伽影冷水云里。
繁华世界骄龙公,浮云变幻惊雨工。忽然海天一碧清双瞳,万象寂灭随飘风。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索和
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有如摩尼珠,烱然古井浑。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
衰世不见理,窥天于覆盆。誓将昌祖道,特用报佛恩。
得法归燕社,闭口不复论。眷言古丛城,往事空剑痕。
谁规此浮屠,峻极压厚坤。意令五浊海,亲见两足尊。
末法裨贩盛,遗教髣髴存。破律会十方,有诏下九阍。
法席遴厥选,炉香冷复温。竖拂集龙象,催粥吼鲸鲲。
能使幽衢暝,豁开若木暾。空花眩俗眼,孰办牢脚跟。
斯道许津梁,如天柱昆崙。施金方山积,巧匠犹水奔。
请以六度法,为拔六欲根。诸君快说偈,群魔惊褫魂。
何时共峻陟,层霄疑可扪。勿谓蟹井小,可敌鲸海吞。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