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栖真馆三十六韵

宋代李纲

武夷古洞天,奇峰三十六。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翩如鸾凤翔,矫若虬龙蹙。

楼观耸岧峣,屏帏互重复。蜕仙骨遗金,游女肌削玉。

鸡栖层岩巅,船插断崖腹。学馆存几案,仙机馀杼轴。

蓝光莹澄潭,虹影挂飞瀑。翠竹荫天池,苍苔封石屋。

绘禽顶长丹,遗迹指如掬。峨峨天柱峰,幔亭连翠麓。

传闻武夷君,尝此会仙俗。飞桥几千丈,绝顶亘山足。

障以翠云屏,藉以紫霞褥。瑶樽倾沆瀣,玉豆脯麟鹿。

仙妃奏宾云,金鼓间丝竹。酒酣歌夕晖,叹息光景促。

曾孙谁复在,往事空遗躅。至今风月夜,笙箫响虚谷。

地灵饶泉石,山润秀草木。坐使七闽人,荫此仙灵福。

嗟予真散材,性爱山水酷。仙经与地志,名字久已熟。

薄宦方区区,仙赏宜碌碌。神游先梦寐,幽觌寄图录。

宁知因谪宦,乃得厌所欲。沿溯穷幽深,应接劳耳目。

开襟豁怀抱,壮观慰幽独。却邀白云归,伴此岩下宿。

夜寒梦魂清,晓发轻装速。仙游须再来,何当谢羁束。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16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二十九

宋代释居简

穷厮煎,饿厮炒。东家儿啼,西家妇笑。暗写愁肠,善说法要。

良哉观世音,郎当也不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北吴歌 其二十二

明代范景文

黍稷才收便摘花,一年最苦是农家。霜来九月秋原尽,又见风吹麦陇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许德容

明代卞荣

少年赤手能缚虎,踏遍东华软红土。
缠头百万轻买笑,挽弓两石漫好武。
江南风月谁平分,拂衣归卧龙山云。
姑苏台下为别墅,招要三友咏五君。
金屏如花人去早,北里薰天迹如扫。
平章不必唤张侯,来往风流成二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

明代李梦阳

将军铁骑战金微,八月长安尽捣衣。砧声欲落三更月,翡翠楼头雁却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未斋韵寄徽州郑珏山人

明代陆深

别后风烟去几重,思君多在鹤归松。椷中尺素双双鲤,门外黄山六六峰。

花发春深行对酒,地偏日晚坐闻钟。遥知十亩栖贤宅,却比丹青韵更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趋春五首 其五

明代邓云霄

侵晨挟弹去,薄暮垂鞭归。堂上歌钟发,迎门换舞衣。

生来豪侠地,不道冶游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

清代朱彝尊

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

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家帝有庙其巫每岁旦必鸣角作法以觞其神邻里

宋代郑刚中

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
我惊节物懒下床,眼看屠苏心恅愺。
未能免俗出门去,礼数乖烦无所考。
春风堂堂不顾人,自向池塘绿春草。
谁知此发不坚牢,一回如此一回老。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