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

宋代王之道

西掖归来鬓未华,著书论字当生涯。
撑肠何止五千卷,溢箧定逾三十车。
秋露青黄新种橘,春风红紫旧栽花。
东还贪逐朋溪乐,只恐金銮诏草麻。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11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李常侍

唐代贯休

楚水和烟海浪通,又擎杯锡去山东。道情虽拟攀孤鹤,
诗业那堪至远公。梦入深云香雨滴,吟搜残雪石林空。
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守孝博

宋代徐积

外官之重,其惟使乎。使者之重,兵政刑诛。持挈纲领,设施楷模。

以实去伪,以清革污。善本须养,恶根必锄。非严不肃,非宽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诸如此类,一不可无。而况百粤,岭阳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渔。缓之则怀,扰之则吁。又况其徼,溪洞蛮居。

虑要先定,戒须早图。使臣之重,不其然欤。命使维何,曰山阳守。

维山阳守,其质忠厚。既明而恕,惟所自有。以严以威,以左以右。

维恕维平,维详维精。所济维敏,所孚维诚。刑无必用,事皆原情。

或虚其狱,或空其庭。称者盈巷,传者盈城。四境之内,尽为欢声。

其体则庄,面无浮气。其目则瞭,心无所蔽。不激不诡,不迁不泥。

亦不自务,亦不自恃。好谋好询,使臣所贵。维询维谋,何以酬之。

维时武备,为国修之。我闻番禺,熙宁之前。弓手之外,枪手三千。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因而循之,不烦招募。可增其籍,可当土兵。

不费斗粟,不用尺缯。其便如此,何惮弗兴。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训之练之,按阅有程。可如汉制,选择骁锐。号为奔命,无所不备。

岂惟广东,自广而西。闻命即赴,势张力齐。如声如响,如鸷如飞。

如决大水,从山赴溪。盖神速者,用兵之奇。仍坚其城,仍浚其池。

虽有交趾,正如狐狸。伏藏窟穴,其何能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三绝 其二

元代赵孟頫

古墨轻磨满几香,研池新浴照人光。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歌

明代余继登

余云衢,汝亦堂堂七尺躯。二十脱颖荐乡书,三十挟筴上公车。

玉堂金马此何地,容汝久玷承明庐。从汝执经已三载,天子不肯临石渠。

吁嗟乎,汝既无封侯骨,拜相须。汝又不能投笔远击西月氐,请缨生缚左单于,漫言虎可绣龙可屠。

屠龙绣虎竟何益。况汝冥顽一技无。逐队随行成底事羞作。

昂藏一丈夫。汝不见海上駼,辕下驹,一旦受君牧与刍,为君万里争驰驱。

少府金钱原膏血,太仓粟米烦徵输。念汝何功敢窃食,十六年来真如鼯。

如此素餐神所忌,去夏一病几长徂。即今不死亦借住,鬓发衰残成朽株。

汝今不去将安需,岂合中朝偶权贵,好归田畔逐樵渔。

卫河之浒茅可诛,且营菟裘为汝居。贵何须誇赵孟,富何须羡陶朱。

过眼富贵总石火,从今且自脱樊笯。三家市里堪沽酒,五亩园中可荷锄。

免使短才污齿颊,肯教乌帽笑头颅。诸公自是时稷契,懒人但放歌唐虞。

归去乎,归去乎,不然天厌人亦厌,临崖勒马将焉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雪三首效西昆体 其三 三嘲雪

明代邓云霄

轻薄霏霏远趁人,敢同青帝斗芳春。王恭鹤氅虽鸣玉,郑綮溪桥已作尘。

似絮岂曾窥柳眼,输香空自笑花神。漫誇九陌铺银界,何事袁安彻底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传闻

清代顾炎武

传闻西极马,新已下湘东。五岭遮天雾,三苗落木风。

间关行幸日,瘴疠百蛮中。不有三王礼,谁收一战功。

廿载吴桥贼,于今伏斧砧。国威方一震,兵势已遥临。

张楚三军令,尊周四海心。书生筹往略,不觉泪痕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秋色浩无际

宋代管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拜石图

元代柯九思

麾斥烟霞世莫俦,须江太守独清流。庭前见石即下拜,石若有情应点头。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