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宋代梅尧臣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牙檀寿石行

宋代单人耘

牙檀小巷气严尊,牙檀老人颜粹温。砖砌瓦檐曾伫立,苔滋藓碧秋复春。

老人仙去久落寞,地兀天摇风烟昏。忽睹一石傍墙角,峥嵘不掩世纪痕。

非松非云骨棱棱,主人謦欬似可闻。我家下放原上村,六载归来夙志存。

万卷已付长江波,一砚犹濡岳祖恩。两浦弦歌未辞苦,留将潜德福儿孙。

一路一踊携一酉,娟娟月朗此窗轩。自幼爱石梦绛石,讽吟何异欧庐陵。

斯石当是天所遗,慰我轗轲砺我魂。前年迁居一勺庵,细蒲幽芷披拂扪。

有时作画情怀滞,惹毫拟为解索皴。每思移石来小院,倩谁能动岳云根。

况我年已过花甲,灵石难祈发欲髡。岁在戊辰春三月,赫然此石降我门。

车载来者九叔丈,搬入室者康姓邻。令余最喜者是日,天巧地设妙双臻:四月十九三月四,阳历阴历同诞辰。

娟年六四我六二,得此寿石乐无垠。痴心念此一尊石,累我九叔踩三轮。

侄女侄婿何所贵,爱如磐石浴朝暾。圃花瓯草纷罗拜,腴青酽翠宛相亲。

缘会似是三生定,我书案前即只园。静对崔嵬疑太古,不言缄默神吐吞。

俚诗赋罢未称意,何当就月酹清樽。海可枯兮石不烂,长留奇气在乾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泊吴门

唐代张贲

一舸吴江晚,堪忧病广文。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群。
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头渔聚

明代梁维梓

津头流水碧漪漪,断岸归舟晚自移。孺子歌残明月上,数声渔唱隔江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望

明代欧大任

牛女氛祲总已销,江南乐上伴渔樵。天边云拥重轮日,雾里江流万里潮。

绝塞威棱刁斗静,中原消息鼓鼙遥。健儿早赴留都戍,千载金汤仰圣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子骑牛度关图

明代徐渭

化人西来化穆满,渠又西行化恁人。枉杀周廷闲柱史,肯如汉女嫁乌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景略二首 其一

清代牛焘

扪虱高谈意气雄,肯随跋扈过江东。可怜管仲身死后,霸业消亡不有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近饮酒作

宋代范成大

天水边陲南接蜀,秦山翠照峨峨绿。世间岂有粪金牛,枉使五丁斧山玉。

罢侯置守自蜀始,监郡东来两成毂。至今芙蓉城上土,邦人犹记张仪筑。

偏方远僻坐井底,岂知东国穷锋镞。十月为正布时令,方验水行改周木。

南征北戍幸息肩,洒酒炰豚贺新属。祖龙妄意一至万,当道已闻神妪哭。

炎家天子起编户,政患嬴皇威令酷。急于恩纪缓文法,正岁尚犹传五六。

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野人何暇论年代,但忆每逢多稼熟。

青裾女子翻茜袖,抽镰穫稻腰如束。三时勤苦一时好,自古有年非汝独。

七雄争战已遥远,万代兴亡真返复。洛诵徒劳口嗫嚅,不如屡把壶中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暖水向新营 其二

元代郭奎

山水平生乐,因之欲赋诗。渡溪云影白,入竹鸟声迟。

晓碓粳舂玉,春耕火助菑。树深人偶语,彷佛鹿门期。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