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送杨明叔

宋代梅尧臣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子尝谈王道,怪语固未宜。
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
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
今我傥得罪,甘与苏同之。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帆渡吉阳洲诗

南北朝刘孝威

江风凌晓急,钲鼓候晨催。幸息榜人唱,聊望高帆开。

联村倏忽尽,循汀俄顷回。疑是傍洲退,似觉前山来。

将与图南竞,谁云劳溯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兴歌十首 其八

南北朝鲍照

穷泰已有分,寿夭复属天。既见中兴乐,莫持忧自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癸丑岁秋郊

宋代蔡松年

漫漫黄云水清浅,碧花无处乱鸣蛬。此生愈觉田园乐,梦里晓山三四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对雨

宋代宋庠

岑寂省庐幽,诸曹吏始休。
空烟催树晚,急雨借庭秋。
暮影层波动,簷声万绠流。
缥墙明叠藓,坳径聚浮沤。
乱湿缘虚隙,微凉袭翠帱,
拙艰兼寓直,潘鬓怯搔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有自成都来者传制帅华学尚书年丈巫山诗辄次韵奉寄

宋代许及之

岩壑岂是钟鼎姿,出处相较黠与痴。我家浙东山水窟,閒窥壶中日月迟。

坎蛙固守井底见,雁荡断云天下奇。坐想天柱高突兀,便觉穹障排参差。

归胡不归归未得,吾非故吾吾何之。南宦祝融常在眼,北征太行长相随。

每欲拓关令混一,其奈意广怜庸疲。故人开府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

纪行先要实古锦,及境始事蹇赤帷。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娄舞下折枝。

有客传诵巫山高,长安那复纸价低。襄王胡为爱文赋,宋玉大以供戏嬉。

山川本以灵雨祀,神明何及亵渎为。牵牛织女谤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

剩喜新篇有如此,洗空遗恨从今兹。蜀道谁云在天上,政誉已逐诗声驰。

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妍丑东西施。愿君沧溟恢宇量,听披瓶罂居井湄。

已为下户代输额,更要全蜀俱伸眉。西都父老久延颈,关外士卒宽张颐。

访寻恐有玄尚白,流落宁无素染缁。规模所至欣济济,民俗定自臻嘻嘻。

政成化洽公何疑,无人风月镌峨嵋。归来要著浯溪颂,吾上中和宣布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侯六悼妾六首 其三

明代于慎行

绿珠枉向琼楼坠,碧玉空因綵笔伤。何似芳魂能恋主,化为只燕宿雕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流子三首 其一

清代史承谦

重帘深不卷,香风起,小阁映红薇。记促坐移时,碧纱窗下,寻欢几度,凉月楼西。

无端又、兰桡飞去急,花径梦来迷。铁网千丝,人归何处,烟波四合,路隔前溪。

双鱼经时杳,离魂远、空自凝想依依。应悔一春心眼,盼杀双栖。

料衾鸳独拥,灯昏听雨,篝香亲炷,梅润薰衣。一样泪珠弹尽,憔悴明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吴龙图别后言怀

宋代赵抃

言念朋游二纪间,离樽前对鬓丝斑。告新剑外皆遗爱,道旧台中共解颜。

我固无辞来蜀国,公闻有命镇秦关。西东接畛三千里,莫厌诗筒数往还。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