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二年前、鸳湖曾到,斜阳来问烟雨。那时犹记春归后,满地落花如絮。
怀往古。便解得凄凉,解得伤心赋。沉吟不语。听衰柳鸣蝉,声声细碎,似识悲秋苦。
休重数。更惹今番酸楚。此游兼乏俦侣。无心久向空庭玩,独倚阑干容与。
君看取。剩有这、枯荷数梗临风舞。不成情绪。去败壁颓垣,几回寻觅,尚写旧诗句。
向笼葱摘取,问虫篆、是谁书。似蠹绣丹经,鱼餐绿子,巧出仙馀。
麻姑。戏将凤爪,印龙纹、一晕一河图。更缀阴阳小押,辟邪留在冲虚。
研朱。箨陨亦沾濡。掩映雪消初。笑带鱼与露,腻香春粉,总赠芳姝。
林于。洞庭万树,奈斑斑、只有泪如珠。那得双钩片片,惊鸾迹遍萧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