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王右丞所画阮步兵醉图

宋代梅尧臣

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
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
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
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
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
白黑就仿佛,毫芒辨精麤。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
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唐代李绅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

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五里裴回竟何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酂里

宋代张嵲

长江依旧循荒壘,零落遗民有几家。
莫伐城边旧桃李,为怜曾发乱前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元代谢应芳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日龙川宋元实明府随过小园留酌竟日亦以二诗见赠次韵赋谢 其二

明代张萱

小有烟霞自一丘,花光竹气醉中收。药携丹灶云生袖,酒傍青山风满楼。

荒郊丛棘惊栖凤,野水微波亦下鸥。若问鹿沙量月影,西园犹未种阎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馀仙洞

明代黄公辅

石壁倚崔嵬,临流小洞开。纡盘穿竹径,高下陟云堆。

远俗浑无暑,淩空却有台。开山谁氏者,俯仰重徘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宿石门洞

明代王恭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十二 杏

宋代苏轼

开花送馀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姚参政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洪适

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