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杜宇

宋代寇准

曾为深冤无处雪,长年江上哭青春。
平林雨歇残阳后,愁杀天涯去国人。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春 / 春晚

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代韦元旦

九重楼阁半山霞,四望韶阳春未赊。侍跸妍歌临灞涘,
留觞艳舞出京华。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
景色欢娱长若此,承恩不醉不还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唐代卢纶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
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连国华饯予出天山因用韵

元代耶律楚材

十年不得舞衣班,一忆江南胆欲寒。黄犬候来秋自老,白云望断信何难。

军中得句常横槊,客里伤心每据鞍。游子未归情几许,天山风雪正漫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 其二

明代徐熥

森森灌木阴,渺渺澄江静。一棹独垂纶,中流钓山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捣练子

清代俞士彪

风淅淅,雪霏霏。冻雀无声独自栖。折得梅花难寄取,倚窗却忆晓妆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良医行赠泾阳张孝廉

清代姚鼐

自古良医多出秦,孝廉晚出当其伦。授受无从古术绝,山川灵异能通神。

一战燕山屈群士,殿侧裁文奏天子。谓知弓冶继家声,孰料刀圭起人死。

江山地有金陵壮,万室曾城压江上。乃翁强项困为宰,令子活人譬良相。

经营智出非禁方,痛瘝情切方无恙。老夫卧病常兼旬,赖子每过情愈亲。

已信发蓍遄有喜,况闻快论伛可伸。君家孝友称义门,诏书褒使薄夫敦。

乃翁行古非俗吏,馀庆那不遗后昆。帝所谐声待《韶夏》,天池奋翼须鹏鲲。

地中生木象慎德,况年甫逾冠加元。术如和扁固小技,文高潘陆犹无论。

巀辥终南气未已,当今相国诚贤矣。安知人无迈古才,更与成周闳散比。

老夫未死得君医,拭目人閒有见时。愿子勉学致其大,一世膏肓皆可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黄昱秘校太平理掾

宋代宋祁

中铨覆拟下慈宸,又作东西补掾人。
去国虽逢零霰暮,过江未失杂花春。
西山气爽聊持版,白紵袍馀且制巾。
星贯文稀堪乐事,联曹鲍照藻辞新。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