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316篇诗文
山颓木蒌几星纪,日抱遗经卧蓬累。敢将己物并蘧庐,黄鸟丘隅难共止。
昔云见圣未克由,前参衡倚谁真修。光明洞见瑶台烛,须臾仿佛炉烟浮。
精华日月空颅首,两耳之傍南北斗。衣冠俨雅纡绅垂,隐隐太公犹在手。
高风已远不可攀,遗像依希千仞间。追随再拜诸公后,俯仰前瞻祇汗颜。
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
纷纷。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
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
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
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
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
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
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
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
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
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
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
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