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气凛然庭木将坠道谦上人有南征之役赋诗祖

宋代寇准

洪府多佳致,师今欲此行。
寒山连楚远,白浪浸吴平。
烟雨经秋迥,霜鸿入夜鸣。
到时春未暮,闲听鹧鸪声。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瞻甘泉先师遗像

明代庞嵩

山颓木蒌几星纪,日抱遗经卧蓬累。敢将己物并蘧庐,黄鸟丘隅难共止。

昔云见圣未克由,前参衡倚谁真修。光明洞见瑶台烛,须臾仿佛炉烟浮。

精华日月空颅首,两耳之傍南北斗。衣冠俨雅纡绅垂,隐隐太公犹在手。

高风已远不可攀,遗像依希千仞间。追随再拜诸公后,俯仰前瞻祇汗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瘗花图

清代归懋仪

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

纷纷。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南渡

明代张时彻

路出青山峡,云移碧水艖。
新蒲没洲渚,斜日照村家。
林暝鸟翻树,潮来月满沙。
缘知丘壑内,偏自有烟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节篇

明代朱朴

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

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

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

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

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

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

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

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

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

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

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寅除夕寓朴庄别墅

明代孙绪

藜杖龙钟野水边,云霄壮志尚依然。一家此地都三口,半夜残灯是两年。

端揆故人情渐薄,疮痍稚子老偏怜。梅花疏冷君休笑,明日春风下九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方子及谪滇南 其一

明代佘翔

才名谁似汉田郎,起草何人谪瘴乡。芳杜佩还纫帝子,中山箧岂示君王。

符分虎竹云霄迥,俸给鱼盐道路长。一酌昆明池上水,恩波犹自忆含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诮王安石乞分司西京避谗而去因以述怀

宋代祖无择

割断攀缘宰相权,忧危争似我身全。试观竿上抛生体,且拟波中戏钓船。

名利不求还独乐,是非莫辨祗高眠。何当对景幽堂坐,更得闲吟度百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

宋代周必大

修禊归来却踏青,临流谋野两关情。
不如省事游春女,挑菜渚边看水生。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