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三十六机宜召赴行在

宋代李弥逊

烟昏海树春,草木有秋色。
登临翻百忧,念子将远适。
子如揪柏桑,那有十围杙。
长年百僚底,许国心自赤。
光明一朝去,枥骥得暂释。
胡尘暗江水,此事未闻昔。
咨询勤衮衣,谋议困肉食。
将军纵失伍,战士轻笑百,
腥风郁义气,备污土花碧。
机牙不先坏,百发恐未息。
近闻管夷吾,御敌富长策。
能持一钩金,力转万钧石。
子行勿俟驾,当宁方侧席。
时危急良筹,如救火下积。
致身傥有地,肤发讵足惜。
王网有关纽,着处在一拍。
言大终少成。图多易生惑。
向来宣对间,未必有可绩。
徐行要好步,遇险各努力。
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击。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9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唐代李适之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筵开百僚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树后呈濬师

唐代刘商

翔凤边风十月寒,苍山古木更摧残。
为君壁上画松柏,劲雪严霜君试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郾城道中

金朝冯延登

北风惨澹扬沙尘,郾西三日无行人。十村九村鸡犬静,高田下田狐兔驯。

昨朝屏息过溪口,知有白额藏深榛。赤子弄兵更可恻,路旁僵尸衣血新。

野叟伛偻行拾薪,欲语辟易如惊麇。瘦梅疏竹未慰眼,只有清泪沾衣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井潜灵

明代陈繗

空潭一鉴倚天开,活水源头滚滚来。地脉山形相动荡,天光云影共徘徊。

下无根底应难测,中有潜灵莫浪猜。变化却从霄汉去,便为霖雨泽蒿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平怀古

明代何乔新

寒云起崇冈,厉风振林木。山鸟鸣嘤嘤,恍如赵兵哭。

低徊忆往事,感我泪相续。哀哉长平战,虎吻厌人肉。

翩翩佳公子,虑事何不熟。括也喜谈兵,身死家亦覆。

忍哉白氏子,欺天逞淫毒。雄兵纷若林,一旦填溪谷。

至今耕垦者,往往得遗镞。孰云天网疏,报应如转毂。

杜邮岂为冤,万死未足赎。嗟嗟秉钺士,起传宜三复。

前车谅未远,后乘慎驰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燕

明代王恭

乌衣何处别,迢递落春塘。旧垒逢新主,空帘见夕阳。

水芹沾嘴活,烟柳拂衣香。何必吴宫树,秋风亦断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军中杂感 其二

清代姚浚昌

霍灊南去万峰低,独立津头听鼓鼙。江月自明湓浦北,海潮犹上宛陵西。

汉家百六消铜马,楚泽三千下水犀。好借豫章作根本,坐收兵甲与山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自画潇湘夜雨图

宋代胡铨

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
不堪秋著枫林港,雨阔烟深夜钓寒。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